第三百二十七章 汴京逸事

    第三百二十七章 汴京逸事 (第2/3页)

朝武后一起称为中国历史上的“三大女主”,并且“有吕

    ,无吕武之恶。”后世那个慈禧太后就是刘妹妹粉干地那些事情就说是“仿宋章献皇后故事”而已,丁谓怎么会是对手?

    被李清表扬的谢大娘很是得意。示威似得往自己嘴里塞了一大口菜。

    “玉儿可知道小太子,不,小天子现在如何?”一直都听谢大娘在说话,好不容易得谢大娘没空张嘴,李清插进去问道。

    “好着呢,对了,三郎,玉儿在水云庄远远的还见着他一回。”谢大娘口齿不清地说道。

    怎么做皇帝了还往水云庄上跑呢?

    谢大娘可答不上来,特别是李清还要问长高了没,长胖了不。开心不开心,这话问地,难道谢大娘冲上前也把皇帝搂过来抱抱?人家根本就没资格靠近啊,水云庄不就是收入内府么,那就是人家皇帝自己的地盘了,谁敢去打听他怎么想的?而谢大娘去那里不过是算计水云庄地库房。

    “倒见你说的那个小宋和柳七随侍在身边,三郎要是有心,日后还是问他们去。”谢大娘答到。

    一听说柳七还跟在小皇帝身边,李清可乐了,瞧这事闹的。记得历史上的宋仁宗就是非常不喜欢柳七的,人家柳七参加科举。一手文章自然是写得好,于是卷子递到了皇帝跟前,说白就是要他决定名次,没准还以为他会点个状元,结果这个在后宫里经常听柳七做的曲子地宋仁宗说道“且去填词”,害得柳七只好给自己自嘲的取了个花名,叫“奉旨填词柳三变”。

    看来柳七的命运要发生改变了,既然能在皇帝跟前混混,怎么着都是印象不坏了,恐怕再科举时小皇帝不会让他还去“奉旨填词”了。只不知他为咱李清写得“杨柳岸、晓风残月”写好了没,要做了官春风得意的,上哪找“多情自古伤离别”的心态?

    靠,他要是没写好。老子就把它背出来,叫日后的苏大胡子景仰我李清去!

    —

    “三郎,水云庄的库房……说这话时有了些羞怯。

    水云庄的库房的确是快要空了。办慈幼局最开始的钱就是从那里拿地,并且延州清风寨有些吃紧,谢大娘又私自做主送了几万贯过去,加上厢军送船进京,又是拿出一大笔钱来搭彩棚,所余真的不多了。

    李清哈哈大笑,折腾空了好,省得咱惦记着还想去打劫呢,不说是归内府了么,这亏空还叫内府填去,李清笑道:“玉儿不知,这江宁府库也几乎空了,知府大人瞧见我就头疼,却是无暇来管束了。”一席话说得云三娘和若英都笑了。

    不过并不是谢大娘说地诸般事情都能叫李清笑得出来的,譬如这一样,“虹桥拆了!”

    李清听了有些象霜打过的茄子,脸上红一阵白一阵的,完了,瞧这事做的,咱成千古罪人了,虹桥一拆,怕就没有了?就是张择端心痒痒的还要画,恐怕取景的着眼处也会改变了,因为在那幅长卷里,虹桥是处在画面正中的位置,全图的焦点所在。

    “三郎何需在意,拆了再起新的罢,要是更高、更大些岂不更好?”云三娘笑道。

    李清摇了摇头,不行,要起就只能起个一摸一样地才好,起高了的话会破坏画面平衡,那张择端的构图可就不一样了,唉,咱哪想到楼船进京会拆虹桥呢?

    可不拆虹桥这楼船又怎么才能到金明池里去呢?全天下庆贺新皇登基的礼品多了,偏偏楼船这么大块头,又偏偏李清够骚包,让厢军操演把小皇帝看得乐不可支,结果就害得虹桥被拆。

    必须得一模一样?李清地坚持叫房里的三个姑娘都摸不着头脑,敢情咱这三郎就这么念旧不成?

    “清风寨现下如何?”李清问道,其实谢大娘以前的来信里,也说过清风寨地情况,不过信里说若风的情况多些,以免若英担忧自己弟弟,想必是报喜不报忧,没说又缺钱,再说李清在江宁也是坐吃山空的主,省得他白操心了。

    “并不是清风寨有何不顺,只是现下这人多了些,也是免你担忧,故而先前不提,不妨事的。如今有了这一季收成,应是能应付的过了。”谢大娘说道。

    人何止是多了一些?当时倩娘来水云庄找李清商议立寨,就因为投到寨里的人多了些,超过二千人,加上刘叔自愿去延州,因此李清给了十几万贯,预着就是立一个五千人的寨子,而现在谢大娘告诉他,清风寨现在是近三万人地规模!

    三万人?这还叫寨么,这已经是个城了啊。延州城是咱大宋的边防重镇,也才十万人的规模啊,可有啥办法?谁叫党项人经常过来劫掠呢?寨子越大,人越多,党项人就越不敢来,于是周边的那些小民寨纷纷过来相投,而刘叔又怎会拒人门外?

    可咱汉人是农耕为主,延州附近的田倒不担心,只要你愿意去开荒,有的是田。可种田要耕牛、农具和种子啊,延州知府可没办法解决这个问题。只能刘叔自己想办法了,幸好上次在水云庄李清也是厚待了那些乞颜人,一千把镰刀照给不说,还送了好多丝绸、盐茶这些必需之物,那乞颜人也厚道,又给刘叔送了一批马过来,这些马刘叔就没往水云庄上送了,不是没入内府了么?就靠着卖了这些马,又收到谢大娘送过去的钱,前一段才勉强撑了过来。

    “刘叔信上说。若风随孙五射得一手好箭呢,便是骑马,也丝毫不差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