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章 山寨货

最新网址:wap.88106.info

    第三百九十章 山寨货 (第1/3页)

    其实圆明园的铜兽首无论从艺术性还是从文化内涵来看,它根本就算不上是文物,说白了就是个铜水龙头,为啥能炒得那么高价?

    因为咱中国人在乎,甭管那东西算不算得上叫文物,实质上能有什么价值,而是上面凝结着咱们中国历史最屈辱的一页,那不是十二生肖的首,那是咱所有中国人的面子。

    可那短短的一百年里,我们失掉的又何止一个圆明园?

    历史有时候象个调皮的小孩,经常用一种戏剧性的方式反映事实,比如发生在敦煌身上的劫难,让人事后想来是那么的匪议可思、欲哭无泪;二十世纪初年,昔日尊大的中华帝国已经是任人宰割的羔羊,成为西方强盗的乐园,无数西方人在这片古老大地上肆意搜刮文物,却偏偏在这个时候,一个负责看守敦煌莫高窟的道士有了重大发现,莫高窟第十六窟的甬道里另有天机,一幅绘满壁画的墙壁后面隐藏着一个藏宝洞,里面霍然存有自十六国至北宋初年七百余年的各种文献五万多件,包括经卷、绢画、手本和刻本等历史文献,内容涵盖天文、地理、政治、哲学、宗教、文学、艺术、语言、文字等许多方面,而且它和一般官方历史记载不一样,偏重下层社会和民间记载,后世对唐朝民间的礼仪风俗和生活情况的了解都是从这里面得到的,说地上是无价之宝。

    只是这会的满清政府一来不识货,二来自己的政权已是摇摇欲坠。哪有精力来顾及这个,消息一传出,立刻引来许多西方强盗的注意,蜂涌而至。滑稽地是那个王道士根本不清楚自己发现了一个无价的宝库,先是被英国人斯坦因很少的几块银元买走了满满二十四箱写本和五箱经过仔细包扎好地绢画、刺绣等艺术品;然后又让法国人伯希和以六百两白银的价格拿走了在所有典籍中精挑细选地一万多卷写本、文献、经卷。

    接踵而来的还有日本人、俄国人等,其中俄国人随便用一些生活用品。就从王道士手上换走了五百七十卷文献,最恶劣的是美国人华尔纳率领的哈佛大学考古调查团。他们来晚了一步,东西都被人家搜罗的差不多了,于是便用胶水、胶布把莫高窟里最精美的壁画揭下来带走,后来经过国内学者多方呼吁,清政府总算对莫高窟的文献进行了保护,却只留得了断简残篇八千余件。

    这些文献还导致了后世产生一个国际显学,叫着敦煌学,不过行内却有一句话:敦煌在中国。**j  首发**敦煌学不在中国;原因无他,因为大部分珍贵的资料文献不在中国。

    而现在李清居然就站在这个历史时刻面前,因为莫高窟藏经洞地文献就是归义军放的,契丹和党项人对河西回鹘一直虎视眈眈,所以从上一代归义军首领曹宗寿开始,面临河西战乱局势,为防不测,开始动手做一些备战工作,其中之一是把所属瓜、沙二州各处佛教寺院中收藏的佛教经典,佛家度谍。寺院契约、账目,善男信女施主朝拜佛事的状、疏、发愿文、写经、佛画、档案文书,以及各类书籍统统收集起来,陆续运送到莫高窟,然后他儿子曹贤顺也继续进行这项工作,而现在正负责这个工作具体操作的,就是曹贤顺的儿子,坐在李清面前的曹叔宝。\\

    石元孙很纳闷。他不明白刚才李清还是一幅吊起来卖的摸样。怎么一下就变叭儿狗的嘴脸了?绝对是献媚,说话都点头哈腰。脸上挤成一朵花儿,这还是以前认识的李三郎?

    要轰天雷?没问题,你说个数,只是现在大宋也缺,一时间怕是给不了许多,不过清风寨一定陆续送来地,对了,瓜州缺粮不?要丝绸不?不要钱,我白送!缺啥尽管说,要客气那你就见外了!

    在这样的历史典籍面前,李清觉得自己就是叭儿狗,其实自到了大宋以后,他也收集了很多这样的东西,只是前朝的却不多见,咱大宋文人多啊,人家自己也稀罕的,拿钱去买自己怕没这个身家,做强盗虽然也是个好办法,不过能用轰天雷换那就再好不过了。

    谈判进行的很顺利,因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wap.88106.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