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五章 碎片

    第四十五章 碎片 (第2/3页)

明之印、五阴五阳遁元之式、太一十精四神胜负握机之图以及五兵河图策精之诀,并亲自出手,一举大败兵主。

    蚩尤真灵被封印,神兵虎魄亦被击碎,散入茫茫太虚不知去向,千万亿年以来,寻其踪迹的修道者不计其数,却遍寻不得,谁能想到,在地球这个偏僻的角落,竟藏有其中一块,苍溪激动得浑身都在发抖,恨不得仰天大笑几声。

    不过究竟是活了百万年的大妖怪,心志坚定,很快就冷静了下来,细细思索,越想越不得劲,想那亿万探寻者中不乏背景深厚,人脉广大之辈,也许他们的哪一位长辈或道友就是得证金仙道果的真君,神通法力不在兵主之下,一念间可遍察百千万亿兆时空宇宙,微妙玄通,不可度测,怎么可能毫无发现?!

    念及至此,苍溪不由得惊出一身冷汗,但是转念一想,又恢复了镇定。

    仙道贵生,无量度人。

    凡成就天仙道果者,俱为道德之士,更无论证道金仙的真君,他们品格高洁,纯净清静,纯纯朴朴,含德之厚,比于赤子,一举一动、所思所想合乎大道,哪会耍什么阴谋诡计之类的,是不屑,亦是心性如此。

    自太初以降,修真炼道一直提倡修德,特别强调每个人的根基,这个根基就是道德修养,修德是为修道培养根基,直接决定修道品位之高低成败。众生族类的本来天性,原是一片纯洁,下生之后,因种种后天欲望和贪求,逐渐使得本来天性受到了蒙蔽和破坏,成为修炼性命的障碍和桎梏,这就需要去积功培德。

    与人为善,常行方便,助人为乐,以培养自身柔和、谦下、不争、慈善、宽容的仙家情怀,才能合于大道。须知,行得一分善事,即多一分光明;行得十分善事,即多十分光明;时时处处行善事,则时时处处皆光明。如此渐渐扫除迷障,天性恢复纯净,阴豁尽去,而神光常存,合于先天,与道为一。

    《玄日诵早晚功课经》中诗云:

    真心清净道为宗,譬彼中天宝月同。

    净扫迷云无点羽,一轮光满太虚空。

    《抱朴子》曰:“欲成天仙,当立一千三百善。”

    这句话的意思不是说行得一千三百善就能证道天仙,而是表明了功德的重要性,若非功德到处,不可能修到最高层次。从修德的角度来说,纵使今生暂且不能够修持到那最高境界,也足以完善人道,慈光日生,而增福延寿。

    所以自古以来的修道者,都具有一定的德修根基。

    古人云:“道不远人。”明白了修德,大道就在眼前,修道人人可为,所谓“百姓日用而不知。”

    虎魄碎片至今无人取走,皆因时机未到,它命定的主人还未出现。

    况且法宝有灵,择主而侍,这是天性,亦是本能,它们会自行选择属性符合和实力强横的修道者认主,与修道者一同成长,历经千劫万难,磨砺灵性,不断蜕变、进化,摆脱原身之限,超拔三界,亘古不灭。

    虽说物华珍宝,有德者居之,无德之人即使一时持有珍宝,最终也会失去的,但是像虎魄碎片这样的无上珍宝,纵使只能短暂把持拥有,也是天大的福分,足够他受用一生了。

    右手轻轻摩挲着下巴,苍溪心中暗暗计较,已然打定主意,到时候无论如何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