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千零九章 没有人是一座孤岛

    第两千零九章 没有人是一座孤岛 (第2/3页)

    说实话,自从2008年金融危机开始以来,美国超级富豪们在公众眼中的形象就开始变得不佳,这也是未来为什么会有那么多的亿万富豪做出没有法律约束的“捐赠誓言”,或许在很大一定程度上就是意在改善他们的形象。

    其实,富豪们如果真要回馈社会,最好的办法就是多缴税,至少不逃税。在美国和加拿大,不少富豪累积财富的办法,就是利用政府的税务制度。他们绞尽脑汁避税,以各种方式,包括慈善捐款的名义去抵税,同时还赢得美名。

    你看,美国哪一位非忽然猝死的富豪,不是在生前脱产,以免被征高额遗产税?

    说真的,在安迪看来,盖茨和把大部分资产捐给盖茨基金的巴菲特的慈善计划,非但难以使穷人受惠,反而只会加剧贫富分化。

    因为他们的慈善行为更倾向于帮助那些已享有特权的领域,他们把最大的捐赠几乎全部给予了大专院校、医院和医疗中心以及艺术机构,却很少向专注于穷人或少数族裔的社会服务组织,草根机构或非盈利组织提供大规模的捐赠。

    “帮助穷人,改变世界?”伊凡娜挑眉反问道。

    “不错,非常棒的口号,帮助穷人,改变世界。”安迪肯定道。

    “我们也要注意方式方法,不能太高调,从而会让一些人只等待捐赠,逃避自己的责任。”伊凡娜提醒道,对于自家男人产生的这种反应,伊凡娜是能够理解的,或许是因为赚的钱实在是太多了,可能让自家男人产生了焦虑,当然,这种现象,也并非只有安迪是这样。

    自己太有钱,其实早就成了美国一大拨富豪的集体焦虑。而这种焦虑并不是没有道理的。

    倾巢之下,安有完卵?

    从本质上来说,富豪们作为社会财富的主要拥有者,是最不希望整体经济发生重大危机的那群人。然而,事实又是,历次重大的经济危机,很大程度上都是群体财富差距扩大造成的。

    其实道理很简单,社会财富越来越集中,但是,对于富人来说消费总是有限的,即便山珍海味也不能一天吃十顿吧?即便是豪车换着开,也不能买他成百上千辆吧?

    但是,对于低收入群体来说,却是另一番景象。

    因为,财富越来越少,那么自然会先减少奢侈消费,再压缩不必要的日常开支,最后可能连最基本的衣食住行都要借钱来维持。何况在美国提前消费是常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