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 彼可取而代之

最新网址:wap.88106.info

    第二十七章 彼可取而代之 (第1/3页)

    看来魏辙也是费了一番苦心了,各家所学大多都是不传之秘,老头不仅弄来了,而且对项籍谆谆教导,也不知道他究竟看好这家伙哪里,亲自施教不说,就连自家徒弟都卖出去了。

    说起荀子,多数人都以他那句“性本恶”有些反感,殊不知荀子的大多观点跟孟子“性本善”没有根本区别的,只是切入论点的视角不同罢了。

    人都是有两面性的,既有善的一面,也有恶的一面。

    孟子的主张是以善为引,继续发扬,当善的一面发挥到极致,其礼自知。

    而荀子的论点则认为,人天生就有自然之性,就如同动物天生就有野性一样,遵循这这种本性,就会发生争斗,为了名利权势,长此以往,忠诚信实也就丧失了。

    令人发指的是,他的许多论点都被后人曲解,就像那句“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这里的伪可不是虚伪,而是人为,此话的原意是人性有恶的一面,只有靠着人为约束,才能变成一个善良的人。

    至于君贵民轻与孟子背道而驰更是无稽之谈,《荀子·大略》中明确道出了他的思想:天之生民,非为君也;天之立君,以为民也。上天育民不为君主,上天设立君王就是为了民众。

    这位出身赵国的儒学大家,曾经三次出任齐国稷下学宫的祭酒,宣扬自己隆礼重法的思想,也有了两个最出名的徒弟,一个是韩非,另一个就是李斯。

    但他最终选择了楚国,一度出任过兰陵令,其间节用以礼、裕民以政,对百姓宽仁厚待,就连墓葬都在兰陵之地。

    言归正传,不管魏辙怎么弄来的荀子学说,项籍能够牢记于心,虞周感到很欣慰,如果说现在的大秦就像韩非一样偏重法家的话,那么礼法俱全的荀子无疑是最适合项籍学习的。

    正说着话,屋外忽然人声鼎沸,然后又瞬间的安静下来,两人对视一眼,齐齐挤到窗边,透过竹窗缝隙往外看去。

    只见一面面黑色的旌旗随风飞扬,斗大的“秦”字肃穆又霸道,就像这个帝国一样。

    旌旗下面,一队队重装步兵整齐而过,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wap.88106.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