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0 玫瑰基金靠科技致胜

    第220 玫瑰基金靠科技致胜 (第2/3页)

一名小学生,简洁而又清晰地告诉我究竟发生了什么事。’”

    魏东生的这句嘲讽,有点儿不妥当。

    因为在座投资者,也绝大多数都是看不懂金融数学模型的“庸才”。

    富尔德及时自嘲式救场:“我也是一名看不懂各种复杂模型的庸才。”

    魏东生笑了笑,说:“我也是啊。”

    魏东生继续诠释:“我也是一名看不懂金融模型的庸才,电脑屏幕前的种种曲线对我来说只是简单的线条。我们不懂数学,我们不懂金融模型,但是我们也有我们的价值。我们口袋里的钱,不是天上掉下来的。即使来自于你的爸爸妈妈遗产继承,你们能够保住财富、保值到今日,也是非常了不起的能力。你们之所以能够成为世界的1%,Dick之所以能够成为雷曼兄弟的掌舵人,我和龚秋秋之所以能在华尔街冬天异军突起,靠的就是危机意识。精通模型的经理们看到了做空机遇,而我们透过模型看到了经济崩溃对世界各国的冲击。”

    魏东生:“这是我做空的原因,也是我入股雷曼兄弟的原因。”

    魏东生:“无论做空,还是做多,背后都有金融模型的支持。这是华尔街的规矩。玫瑰基金敢做多,也不是靠我的乌鸦嘴预言。事实上,我和龚秋秋背后也有一支团队,也有一套新模型,一套革命性的新模型,一套异于现在通行金融模型的新模型。”

    说话间,魏东生突然把一本杂志举到身前,向视频对面的富尔德及投资者客户展示杂志封面。

    《nature》。

    《自然》。

    大家虽非科研工作者,却也都听说过它的威名,可《自然》和华尔街能有什么关系?

    投资者不懂,富尔德也不懂。

    魏东生主动介绍说:“这本杂志是2008年9月4日最新出版的《自然》,或许大家会疑惑,《自然》和玫瑰基金能有什么关系,和玫瑰基金联合中投、中信收购雷曼兄弟40%股份能有什么关系?我在这里可以明确回答大家,有关系,有极大关系。”

    魏东生指着《自然》杂志的封面:“封面中央有两个大字,上面‘BIG’,下面‘DATA’,合称‘Big_Data’。这期杂志,刊登了‘研究人造原子能级的新方法’‘RNA在蛋白层面上对基因表达的调控程度’‘银河系中心黑洞的观测研究’‘制备稳定O乳液的新方法’‘有毒虎蛾对抗捕食者的多种方式’‘带有寄生病毒的巨病毒’等多篇重要论文。但是,《自然》杂志却把‘Big_Data’放到封面页。”

    “‘Big_Data’是什么呢?”

    “‘Big_Data’或者说‘Big_data_special’专题,自然杂志记者深入浅出探讨了研究人员怎样才能应对现代方法所产生的大量数据流。‘Big_Data’对应我们春秋搜索的大数据项目。说到这里,我要向春秋搜索的大数据项目团队道歉,受害于我过度追求完美的产品思维,你们遗憾失去了在自然杂志发表论文的机会。”

    魏东生放下《自然》杂志,话题集中到自身:“搜索引擎针对全球互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