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回 汴京城歌舞升平 忧国事义士同心4

    第三回 汴京城歌舞升平 忧国事义士同心4 (第2/3页)

李纲想起了上次被打断的话头,问道:“上次我刚听你们说了个开头,现在能不能跟我说说,对于宋金结盟,你们究竟是怎么看的?”

    “李先生为何如此关心我们的看法?”马林奇怪的问道:“以大宋士子们浓烈的学术氛围和参政欲望,李兄应该不缺乏提供意见的对象啊。”

    “这里的士人太不了解北方的情况,脱离实际,说句不好听的话,根本就是飞扬浮躁、不知所云。”李纲沉声说道,他重重的叹了一口气,抬眼盯着对面的两个年轻人,诚恳的说道:“两位兄弟,大宋表面上十分富强,实际上是外强中干、危机四伏,不早做打算的话,不要说开疆拓土,只怕会有亡国之危。只可惜,明白人太少,不止一人说我是危言耸听。我是心中焦急,却无能为力,只有了解了如今的情况,才有可能做好应对的准备,望两位不悋赐教。”

    说到正事,清义道长也恢复了淡雅的风范,不再和李纲逗嘴取乐,他开口解释:“李纲李大人曾为朝廷监察御史兼权殿中侍御史,后因忧心国事,上书当今天子,提醒朝廷现在大宋所面临的内忧外患,被当今认为不合时宜,而被贬谪至南剑州沙县。直到此次收回幽云之后,他刚刚被召回朝,现任太常少卿。”

    “原来如此,李大人是如今朝廷中难得的清醒之人,失敬了。”虞允文向李纲拱了拱手,表示敬佩之意。

    “不必如此讲究虚礼,我们一见如故,就以兄弟相称反而来的亲近。”李纲冲虞允文摇摇头,然后看着他说道:“那一日,我回去之后,就去查了吏部上报的来自幽云、即将任命的官员名册。这才发现,彬甫弟在幽云和议之前,就已经发现了其中的弊端,这才是真正的清醒之人,望彬甫弟教我。”

    “那我就不客气了,”虞允文收敛笑容,向李纲点点头,神情冷峻、语出惊人:“我认为,大宋同女真人密切接触以探听他们的虚实,这当然是好事。但和金结盟,根本是走了一个昏着,反而会害死自己的。”

    “为何如此说?”清义道长略显诧异地看向虞允文,他还真不明白虞允文的意思。

    在经历了幽云一战之后,大家都认为大宋根本没有独自收复幽云的实力,和金联盟是势在必然之举,这也是为什么主持签定和议的赵良嗣如此得朝廷器重的原因!甚至,不少人都已经不太记起赵良嗣不仅是幽云汉人、还是为人们所轻视的叛逆之人。

    第八节

    “宋、金签订‘海上之盟’无非是想对辽构成夹击的态势,可女真与契丹,早已势成水火,根本没有调和的余地。尤其是大宋伐辽之时,辽主力早被金军牵制住,甚至消灭的差不多了。宋早就已经借了金军之力,夹攻之势已然构成。还有结盟的必要吗?更何况,还是在大宋委曲求全的情况下,双方才达成了协议,这才叫‘多此一举’!”

    “‘结盟’一事,历史上并不少见,最著名的要数战国时期六国结盟对付秦国,那是因为秦实力远远超过了六国中的任何一个国家。不结盟,六国只有死路一条,根本无法与秦抗横。而且六国都在秦的东面,只有联合起来西进,才能共同对付秦国。但金和大宋不一样,双方本来就分别位于辽的北方和南面,正好把辽夹在了中间,这样的态势,只要双方在军事行动上通告一下、不要互相拆台,联不联盟并不会影响对辽作战的效果。”

    虞允文皱着眉头,略带不满的解说自己的意思:“当时,宋不结盟反而会更具灵活性,旁观辽、金打的死去活来,自身暂时处于战争之外,这是对大宋非常有利的态势,可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