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回 反将策反受责备 谋士逞谋蓄险心

    第十六回 反将策反受责备 谋士逞谋蓄险心 (第2/3页)

汉大丈夫生在天地之间,当立不世之功。象子经这样的人才,不做大事,成伟功,岂不可惜了?”颖考叔心中更加厌恶,他站起身来冷冷地道:“那也要看是为谁.”高渠弥不禁愕然。原来在春秋时期,在席间畅谈饮酒,如若有事需要起身离席,有长辈在必须请示,有平辈在必须告罪才行,但如果不经请示或者告罪就起身离开的,就被示为没有礼貌,这就等于是下了逐客令。高渠弥不由得十分生气,也站起来说道:“你难道眼里就没有太叔吗?他现在可是你的上司呢!”颖考叔寸步不让:“我眼里只有朝廷,没有乱臣贼子。”这句话同样是语带双关,不仅连太叔段骂了进去,连高渠弥也骂了。高渠弥气的浑身乱颤地道:“好好,好你个颖子经,我今天好心好意来劝你救你,你却步步设题,不仅不理解我的苦心,还如此侮辱于我。即如此,你准备好了,我们异日战场上见。”说罢拂袖而起。颖考叔也冷然道:“不送”。高渠弥恶狠狠地瞪了他一眼,扭头走了。颖考叔等高渠弥走出了中军大帐,一下子就坐在虎皮椅上。他紧张地思索着:这次算是把太叔段给得罪了,他一定会有所行动。自己这点家底,不要说合着卫国的兵,就是太叔现有的五万人马,就可以在一天之内把自己这里踏平。瑕叔盈现在不便暴露,自己孤立无援,这可如何是好?哎,要是子都在就好了,他一定有办法对付太叔段的。

    颖考叔的态度,让太叔段始料未及。他原想颖考叔在如此严峻的情势之下就是不降,也不敢公然反对。所以当他听到高渠弥的汇报之后,先是惊讶,随后便大怒道:“颖考叔这个老匹夫,他竟敢有胆子和孤做对。高渠弥,你现在就带两万人马,把这个不知好歹的东西给我活捉了来!”高渠弥刚才在颖考叔那里受了气,正巴不得去报仇,他答应一声,就要去攻打颖考叔。祝盐无连忙拦住太叔段道:“太叔不必生气,此刻去攻打颖考叔,无疑于是明摆着造反了。目前公孙贵人刚刚出发去卫国借兵,太后那里又没有消息。这样做对我们不利。”太叔段道:“那怎么办?难道让这个小子在孤起兵的时候在背后插一刀吗?”祝盐无道:“当然不能就这样算了,况且他还是我们去攻打荥阳路上的一个钉子。只是现在我们准备不充分,

    陡然用兵会授人以柄。目前我们府中有的是死士,我看可以派几个得力的去暗杀颖考叔。只要他一死,群龙无首,他的一万五千兵丁还可以为我所用。这样岂不两全其美?”太叔段大喜道:“祝伯真乃国士!天幸你没有为寤生所用,否则,就是孤的心腹大患矣!”祝盐无心中一惊,急忙拉着祝聃跪下道:“都是太叔仁德高厚,所以吸引我们父子来投。我们父子必将忠心事主,致死不移。”太叔段扶起祝盐无父子道:“孤没有别的意思,心中感叹罢了。”给祝氏父子赐坐以后,太叔段对手下众人笑道:“祝氏父子文能谋国,武能安邦,如今又添了高渠弥这员猛将,孤有此三人,何愁不得郑家天下!”说罢大笑不已。殿下安庆,薛飘和赵大胆等一般武将,听太叔段只夸赞三人,提也不提他们,心中都愤愤不平。

    颖考叔自送走了高渠弥,心中便极不踏实。当晚他没有回将军府,只在大帐中胡思乱想,可是越紧张越没有对策,到了后半夜他实在是疲倦了,于是把左右侍候的人都遣退了,歪在大交椅上假寐。他刚刚有了点睡意,忽然听见“扑”的一声,好象有什么东西钉在后面的屏风上。颖考叔急忙起身,抽出佩剑大喊道:“什么人?”喊罢半晌,绝无动静,倒是把帐外当值的四个守卫喊了进来。颖考叔问道:“你们可看见什么人了没有?”四人道:“我们并没有看见什么人,只听见你喊了一声,我们就进来了。”颖考叔惊魂不定,再看后面的朩质屏风,上面赫然钉着一把匕首,匕首上还绑着一块布帛。颖考叔急步上前,拔出匕首正待要看,那四个守卫却早已脸色发白,一齐跪下道:“麾下守卫不严,以致贼人闯进大帐,请将军降罪。”颖考叔把手一摆道:“此人身法武功,我都不能肯定胜过他,何况你们?你们仍旧守在帐外,多加小心。”四人答应一声,退到帐外去了。颖考叔把布帛从匕首上解下,摊在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