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6章 归来仍是少年(十)

    第386章 归来仍是少年(十) (第2/3页)

了杜恭身上,杜恭岂会不明白自己这位皇帝陛下的深意。

    “陛下,整治吏政自古以来便是朝廷最为棘手的难症。轻了起不到震慑,重了人人自危。因此,请陛下再给老臣一些时日。”

    杜恭此话并非搪塞,但在李旻这里却是另一个意思。

    “自萧老离去,距今也有二十年了吧!这二十年里,朕始终觉得汉唐非但没有富庶强盛,反倒有些倒退。若非先皇一直励精图治内政修明,御阁前规后随,怕是我汉唐早就出大乱子啦!

    杜老,朕说这些话并非说你,而是朕想在有生一年可重现前代辉煌,甚至超过前代。”

    杜恭眼神灼灼看向如今有些疲惫的李旻,这时他才发觉,这个比自己小接近三十岁的陛下,已然双鬓如霜,胡须半白。李旻自登基为帝以来,可以说躬勤政事严己宽人。但就是这么事必躬亲的明君,始终觉得自己不够贤明持重。也可以说当老板的兢兢业业,手下的人却不及老板一半。

    文宗在位时曾纳言整治吏政,结果发生了皇族叛乱,整个汉唐也因为那件事元气大伤。自此以后,那场叛乱成了汉唐朝廷所有人心中解不开的结。

    杜恭虽是文官之首,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可他在地方与中央博弈上始终扮演着和事佬的角色。只要地方无异样,杜恭便不会过分干预地方主政。如今李旻要杜恭拿出一个明确的态度,不得不说是要让杜恭以身犯险,而这个险与当年相比有过而无不及。

    杜恭正襟危坐,说道,“陛下想刮骨疗毒,老臣自然全心全意支持!只是其中厉害关系,还请陛下三思。”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这个道理朕在初入朝廷之时便已晓得!昔年之事历历在目,当初为此付出的代价朕也了然于胸。可若是朕不牵这个头,岂不是让他人耻笑!

    杜老,御阁乃朝廷中枢所在,辖治文臣近千,幕僚上万。这第一刀下去,那时你府前定会门庭若市。”

    杜恭点头道,“这个老臣明白。陛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