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2章 知面知心难知人(六)

    第392章 知面知心难知人(六) (第2/3页)

说道,“看在老相识的份儿上,今夜本世子既往不咎,饶你一命。若是再有下次,本世子不介意摧花毁枝。”

    如今的李玄晟可以说是头隐而不发的猛虎,只要顾北敢说一个不字,李玄晟定会当场将其诛杀。面对不怒自威的李玄晟,顾北忽然产生了一种错觉。曾经那个阳光开朗的李玄晟早已消失不见,取而代之的是一个隐藏于黑暗中的阎王。

    李玄晟之所以变成这样,还要归功于在朔方生活的日子里。李玄晟的天真想法被那些数不过来的暗杀,一点点消磨殆尽。

    推门离去之时,顾北回头说道,“我黑巫族虽不服你,却也不想见到蒙归义为一己之私再挑起云南战乱。蒙归义此去安京,是你动手的最佳时机。望世子好好把握!”

    翌日朝阳初升,一身便装的涪陵县丞周岱亲自来到官驿,拜会李玄晟。李玄晟再见周岱,不禁感慨万千,周道因年纪已高,在告老还乡后,涪陵县丞一位由周岱担任。几年来周岱兢兢业业治理涪陵,光每年的赋税就比李玄晟走时多出两倍。

    周岱治理涪陵有功,安郡守曾书信与他,希望周岱能担任自己的副手。不想周岱以才疏学浅为由婉拒了安郡守。其实李玄晟知晓周岱此举是在报李玄晟赏识的恩情。只不过周岱是难得的人才,更应该在合适的地方继续发挥自己的才能。

    李玄晟劝说道,“涪陵再大终究只是一座州府要城,你满腹才华又有能力,一直待在此地着实有些屈才。”

    周岱明白李玄晟是为自己好,有知晓李玄晟说一不二的性子,附和道,“承蒙世子看重,周岱感激不尽。但涪陵尚未达到所想预期,我若贸然离去,岂不前功尽弃,有负世子所托!”

    周岱所说虽不无道理,但身为局外人的李玄晟更能看清这涪陵的局势。周岱在的这三年中,涪陵不少矿藏木材入了周家的货船之内,转化成了重建朔方的银两。朝廷不是瞎子,怎会不知晓其中的油水,多半是看在李玄晟开荒有功的情面上,给李玄晟一些甜头。等给够了,便要收回这些产金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