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章:再入苏联2

    第129章:再入苏联2 (第2/3页)

机不可逃逸距离在60公里以内。

    苏-27MS还可挂载对地对海攻击武器,考虑到联盟空军不会让如此昂贵的战机去执行低级任务,所以暂时就不用考虑了。

    尾部安装的发动机为AL-31F,这是苏-27/30家族的标配型号,无论是维修还是保养,都没有任何难度。

    “那么王先生,这二十架战机的配件怎么解决?”叶菲莫夫元帅不希望价值连城的战机是一次性奢侈品

    幺鸡那边有老鲁给拉关系供货,向苏霍伊集团订购几架苏-27MS,配件问题就迎刃而解了:“这点你不必担心,我会按照市场价足量供应,只不过周期可能需要一到两个月左右,至多不会超过三个月,不过贵方可以事先囤积一部分,以备不时之需。”

    二货青年拿来的是真正的俄版行货,质量上乘,而且都是俄文注释,只要飞行员训练到位,就能升空试飞了。

    不出意外的话,叶菲莫夫元帅将会调来空军的所有王牌飞行员,组成一个所向披靡的王牌飞行团(中队)。

    “那么你认为今后空军的侧重点将发展苏-27系列?”国土防空军司令科尔杜诺夫大将有点持怀疑态度

    国土防空军与空军是两个一个大军种下的两个军种,从事的都是空中XO业务。

    但国土防空军主要负责本土防空任务,其部队从不驻扎国外基地,所装备的作战飞机也绝少对外出口(例如从未出口的米格-31“捕狐犬”)。

    防空军的主战装备是米格-25、米格-31,以及米格-29,要么是高空高速型,要么是机场保卫者。

    空军选择性能优异的苏-27,刚好不被防空军看好,被视为各方面参数接近于西方战机的鸡肋产品。

    对此,幺鸡早有准备:“米格-29采用介于静态稳定与不稳定之间的临界稳定设计,机械操纵,发动机的推重比只有6.5!

    较低的技术天花板使米格-29的发展潜力远远不及苏-27,技术上的缩水缩短了技术保鲜期,提前进入黄昏期!

    而苏-27大胆采用静不稳定布局和电传操纵,以及推重比为8的涡扇发动机,在技术水平上终于重建了和美国第三代战斗机的均势!

    如果贵国放开这两款战机的出口限制,那么很明显,价格更高的苏-27的海外订单将是米格-29的数倍之多!

    因为买得起米格-29的用户,更愿意加钱选择性能远超米格-29的苏-27,重型战机与中型战机相比,有全方位的优势。

    买不起苏-27的用户,比如非洲一些国家,更愿意选择更便宜的米格-21或者同类的华夏产品,毕竟他们空军对战机性能的要求没那么高,能飞上天就行了!

    我并不是诋毁米格-29,实际上,贵国战机的发展思路并没有不对之处,与美国一样,都是高低搭配。只不过苏-27完全可以媲美,甚至超越F-15。

    而米格-29则远逊于F-16,属于在正确方向上研发出来的错误产品,就像美国研发出来的F-111战斗轰炸机一样!”

    “王先生,米格-29的研制初衷就是配合苏-27,夺取战区制空权,这决定了其并不需要多大航程,而且米格-29空中机动能力是有目供睹,在视距之内,完全能够制衡美国的F-16、英国的狂风、法国的幻影!”科尔杜诺夫对幺鸡将“支点”视为垃圾有些不悦

    这位大人说的没错,如果刻意规避米格-29的诸多缺点的话,“支点”的确可以做地更好。

    “司令先生,我认可你的话,只不过米格-29在战时的生存几率,并不取决于任何一款西方战机!”

    “那取决于什么?”

    “取决于北约集团是否有能力在短时间内摧毁500公里内的战术目标,因为这是米格-29的作战半径!”

    在开战之后的一小时内,北约就发射地对地导弹,把东德和苏军在中欧地区的机场都敲掉。

    任你米格-29有悟空般的空中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