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9章:穿破大清10

    第159章:穿破大清10 (第2/3页)

的防御地带有限,反应时间极短。

    投入十万鸟枪换炮的陆军精锐部队,完全可以把北洋集团的淮系人马碾成粉末。

    至于八旗&绿营,在大本营眼里,那都算不上正二八经的作战部队……

    小正认为清国皇帝与太后根本就不敢留守京城,否则他们的下场就是成为己方的俘虏。

    日军从天金出发,沿廊妨,两周之内便可抵达京城,逼迫对方签署城下之盟。

    而丙方案的好处在于,不必与大军云集的清军在北方会战。

    无论是上烸、江宁、酥州,还是斻州、芜锡、泞波,都是鱼米之乡,繁华之地。

    小正预计可以从江南多地缴获至少价值五千万到八千万两白银的财物,折合一千万英镑以上。

    加上清国的赔款,日本应该可以收获1.5亿两白银,也就是两千万英镑以上。

    有了这笔钱,他的海陆军就可以快速实现军事现代化,成为远东地区首屈一指的王牌力量!

    “首相先生以为朕的方案如何?”小正认为伊藤博文是日本历史上少有且成功的政事家

    这货出身长州藩,自然代俵了陆军的部分意志。

    “启禀陛下,臣倾向于实施乙方案抑或是丙方案。两方案的投资回报极高,付出之成本又比甲方案要小!

    乙方案被英法两国实践过,业已证明其可行性。丙方案则能避开清国陆军主力,奇袭该国富庶的江南地区。”伊藤博文能当首相,自然不是白痴。

    其他人都是慎重发表见解,免得给小天皇造成不良印象,担任议长的山县有朋看出了众人的心思。

    他虽然现是文职官员,却是戎马一生,为长州藩陆军将领之首,资历非同凡响,说是一言九鼎毫不过分。

    “臣附议首相之意见,倘若今年夏秋之季,潮鲜有事,清国将派陆军入境援潮,助李氏王室稳定政锔,必牵扯其部分兵力。

    我军则可趁其不备,集中优势兵力进攻京城或江南地区。以老臣看来,达成既定战略目标的成功几率可达九成以上!

    无论是乙方案或是丙方案,均能重创清国,获得大量赔款,为我国强势崛起创造良好之基础!”

    山县有朋说完,众人纷纷点头称是,赞同其见解,这位大拿的眼光自然不会错。

    相比之下,陆军原先制定攻打潮鲜的计划就显得过于鸡肋了。

    “启禀陛下,陆军正在进行换装,速度恐不乐观!”陆军大臣大山岩只得报告实情,免得耽误新计划。

    经过伊藤博文的从中调和,海军已经应允,他们或者新式战列舰后,将把节省下来部分军费转送给陆军用来换装。

    资金主要用于采购可装填8发子弹的村田22年式连发枪,因为陆军士兵还在用村田18年式单发枪!

    而他们又发现了一个更棘手的问题,工厂产能完全跟不上需求和列装时间表,这意味着还得外购步枪!

    小正天皇已经指示陆军,新式步枪要缩小口径,以便士兵携带更多的子弹,最好在六毫米左右。

    8毫米子弹更适合身强体壮的欧美牲口,对于身材矮小的亚洲人,特别是日本士兵来说,6毫米颇为合适。

    但这是战后的事情,陆军正在考察英制7.7毫米李-恩菲尔德步枪、德制7.92毫米毛瑟1888式步枪、意大利6.5毫米M91式步枪等西洋产品。

    当然,小正更希望列装国产货,并且给研发部门下达了自己拟定的具体指标,实现起来并不困难。

    这是一款全新的村田步枪,6毫米口径,采用十发式弹仓设计,带弹全重不超过4.5公斤,有效射程在500米左右便可。

    如果连最基本的武器——步枪都不能实现国产,还谈什么称霸远东,角逐列强?

    后世都是小口径子弹大行其道,日本更是师从美国,玩起了5.56毫米的北约标准弹。

    经过各方研究表明,5.5-6毫米是子弹的最佳口径,但这点在20世纪之前还是个盲点。

    6毫米子弹打不死的敌人,换成8毫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