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7章:东亚风云13

    第217章:东亚风云13 (第2/3页)

    他们有幸尝到了“拔丝地瓜”的甜头,就是绑在灌木或者树干上的集束手榴弹。

    埋设的时候,将手榴弹分别安置在两侧,用细绳将两条导伙索连上,只要有人撞上细绳做成的绊索,那就开眼了!

    为了确保猎物能够中招,一般要多拉几根绊索,只要自己不马上下山,就无须担忧。

    将“拔丝地瓜”放在半山腰,这样来犯之敌想撤退,还舍不得,因为已经爬了一半了。

    想上去,又没那么容易,只能盯着山上守军的弹雨,进行仰攻,势必会蒙受巨大的人员伤亡。

    “嗖……啪~!”一枚接一枚的照明弹连续升空曝开,将下面的情况映衬出来。

    见到漫山遍野的“耗子群”的族军士兵都被吓了一大跳:“我擦!来了这么多???”

    半山腰上能站人的地方已经遍布辫子们,绝对算得上是人头攒动,这要是被对方攻上山顶,免不了一番白刃战。

    连指挥作战的四个营长心底都泛起了些许寒意,对方为了抢占玛陵尖山可是玩了命了。

    来了这么多人,估摸着少说也有七八千,加上山脚下的,说不定都上万了。

    辫子们见到缓缓划过夜空的照明弹,还特么以为是流星,顿时戳在那看热闹,全然忘记了自己是来干嘛的!

    营官见状,不禁破口大骂,反正也曝露了,也就没啥可顾忌的了:“你大爷的!看!看!看你娘啊!冲啊!咱家将军有令,打死一个‘短毛’,赏银十两,都给老子冲上去!快点,别特么看了!给老子杀光‘短毛’!”

    一番连骂带踹之后,辫子们总算是恢复了神志,开始卖力地攀爬,争取早点登顶成功。

    双方相距不足三百米,营官的后半句格外嘹亮,在山谷间反复回荡,连山顶的守军都听地很清楚。

    “短毛”???你个龟孙!敢给你爷爷我起外号,你特么活腻了,是吧?

    本来牲口们还没多少誓死搏杀的战意,这下不教训一下辫子都不行了,对方实在是太特么猖狂了!

    有道是,打人不打脸,上来不揭短,很多剪了辫子的新兵摸着光秃秃的后脑勺,都有点异样心理。

    现在被人主动点名,大家心里都燃起了无名之火,不打的你们哭爹喊娘你,真当老子好欺负了。

    瞬间,枪声大作,无数条火蛇贴着山坡,穿梭其间,几乎每秒钟都有辫子兵中弹倒地。

    FN -D型轻机枪全面列装部队之前,连排级单位还是由“马克沁”重机枪来唱大戏。

    苏制M1930型7.62毫米“马克沁”的杀伤力比12.7口径的重机枪要小,而且重量很大,不便搬运,还要不时往水筒里注水,防止开锅。

    好处嘛,只有一个,那就是使用世纪子弹——7.62毫米R弹,大菠萝那边的新工厂现在空前优惠,买足额子弹都可以白送“马克沁”!

    下面的“耗子”成群结队,族军机枪手终于可以有的放矢了,子弹像不要钱似的倾泻而下,无数条冥黄色的火蛇在霎那间,便贯穿辫子们脆弱的躯体。

    由于夜晚射击时会自行映衬出弹道,所以连曳光弹都无需使用,射手根据弹道就能进行适当调整,实现对“耗子群”的火力覆盖。

    M1930的有效射程可达一千五百米以上,夸张地说,将这玩意架在山顶,便可以横扫山脚。

    尽管一个排三十来人才配备了两挺“马克沁”,但下面的湘军一个营都未见得有一挺这种被称之为“赛电枪”的东西。

    用老李头的话说,这物件倒是很好,迅疾如电,不过银子耗得也块,绝非各系部队大量装备之物。

    但正是这种“吞金小怪兽”在宝北战场,给清军各部好好地上了一课,被其发射的R弹接连撂倒的辫子不下千人之多!

    (吞金大怪兽是什么?当然是海面上漂着的那些玩意,一次齐射,甭管打没打着,成捆的英镑就没了!)

    疯狂的扫射无视任何生物,无论任何动物,还是植物,长在山坡上碗口粗的树干被拦腰打断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