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1章:东亚风云17

    第221章:东亚风云17 (第2/3页)

格也都只有十万金币,所生产的武器与金币对应关系为,一万金币可制造一千吨武器。

    也就是一吨黄金兑换一千吨武器,标准排水量达到16000吨“康涅狄格”级战列舰造价16吨黄金(16万金币)。

    零头可以免去,而且这是包含作战人员的费用的,只要舍得砸钱,造船厂就可以连船带人一并造出。

    每千吨武器最多对应一千人,多余的部分,李木就只能得到武器,然后张贴小广告,去招揽本地土著。

    如果嫌弃土著素质太低,可以建造一座兵营,一只听话的狗腿子仅需五个金币,普通驮马十金币,高头战马二十金币。

    每年一座兵营的建造上限是十万人或牲口,要是李木觉得部队人数不够,还可以再花十万金币造第二座兵营。

    前期这只穿越者只打算建造一座发电厂、两座矿厂、一座重工厂、一座兵营、一座物资工厂,连船坞都省了,等战舰需要维修的时候再说。

    再生产点大炮、机枪一类的步兵重武器,弄点战马出来,给侦察兵用,就算齐活了。

    总供花了不到五十万金币,剩下的当作流动资金,以备不时之需。

    “那么,本军叫什么呢?国号是什么呢?”李木还要好好琢磨一下

    自己姓李,当然不能对外宣称,跟名声不好的李二鬼子李鸿章有鸡毛关系。

    李木忽然想到一座好靠山:“就说是唐太宗李世民的后代好了,第N代玄孙,大家不都这么编么?哈哈哈哈~!”

    国号自然是“唐”,为了加以区分,已经挂了的那个唐朝成为旧唐,自己这个便是新唐!

    唐朝有多么强大?在世界上都声名远播,自己要重振华夏之雄威,屹立于地球之上。

    不过MCV是美军的,穿过来的跟班也是山姆大兵,生产模式还不能调整成华人的面孔,貌似有点坑啊!

    管他呢,等自己攻入京城,登基大宝,谁还敢说三道四?

    用洋人怎么了?你们被洋人欺负,老子使唤洋人,谁强谁弱,一目了然!

    只怕三四年之后,那些饱学之士就要给自己磕头跪拜,认下他们的新主子了!

    棒岛于春季曝发东学傥起仪后,面对如火如荼的严峻形势,李氏国王甚至难以自行剿灭各地叛乱,遂邀请宗主国大清出兵慎压。

    朝廷计较一番后,即派叶志超、聂士成率近三千名清军入棒岛平叛,随着战事愈演愈烈,最后增至二十营,约万人规模。

    日本借口保护当地侨民与商旅之名,不请自来,入夏之后,登陆棒岛兵力已逾两万。

    在小正天皇的许可下,早已静候多时的山县有朋立即辞去内阁要职,亲自披挂上阵,指挥第一军从釜山迅疾北上。

    这次日本投入棒岛的主战兵力比历史上小的多,因为小正已经明确指示军方,不要把战事扩大,违令者切腹尽忠!

    通过买卖油田,日本已经得到了发展经济所需要的原始资金,足以推动本国的工业化进程。

    一次性吞并棒岛会引起俄国的不满,英国的警惕,其他列强也会借此机会对日本发难。

    对东京来说,吃掉一半蛋糕或许更为合适,反正剩下的一半也在嘴边,根本就跑不了。

    六月二十五日,日军攻陷汉城,立刻招募亲日皇室成员与贵族,成立了傀儡城府。

    经过与大清方面的多次协商,最后确定三十九度线以南为日本势力范围,以北设立宽达五公里的隔离区,防止双方发生军事摩擦。

    小正天皇与内阁成员举杯相庆之余,亲拟诏书,将南方李氏王国名定为……大韩王国,简称韩国!

    新国王随即向日本称臣纳贡,向小正天皇递交国书顺表,遵日本为宗主国,为其提供一切安全保护。

    双方在汉城签订《日韩友好同盟条约》,日本在韩享有驻军权,数量与兵种不限,驻扎地址任选。如官兵有犯罪行为,需交由日方全权审理。

    日资企业享有永久免税待遇,购地价格不应高于韩国企业水平,享有员工工资自行制定权,韩方须提供一切便利条件,供日本客商来此投资,同时给予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