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章 邱爱如愿以偿(结束篇)

    第一百章 邱爱如愿以偿(结束篇) (第2/3页)

到刘娉吗?过了河,就拆了桥,你是个什么人啦?

    刘娉面对好友的哭哭啼啼,一时也想不出什么话来安抚。歇了好长一段时间,她像突然开了窍似的,对唐来说:“要不我们换一个角色?你来造纸厂当厂长,我去计生办当主任?”

    唐来停止了哭泣,愣了一会儿,说:“这不行吧,你家那口子会同意?”

    当刘娉把自己的想法告诉李牧的时候,李牧一开始觉得这个主意不错。老实说,他撤了唐来的职务,也确实是不得已而为之,尽管她是他和刘娉的月老,但工作上大义灭亲的事情,多的是。他想,我今天不撤换掉你,那我明天极有可能被县委免职。

    他呷了一口茶水,点起了一根烟。刘娉说:“你又抽烟啦?……不给抽!”说完,就来夺他手上的香烟。

    “心里闷得慌,抽一支,解解乏……”

    刘娉看他那可怜兮兮的样子,也就没去夺了。

    烟雾在李牧的头上飘来荡去,有时,从他的鼻腔里冒了出来……他想,夫人的建议很好,但是有两点吃不准:刘娉虽然是厂长,但她不是国家编制内的干部,计生办主任是国家干部,这两个岗位能不能调?唐来有领导造纸厂的能力吗?

    第一个问题,他请示了县委曹书记,曹书记的答复是,只要刘娉干得好,一年后,即可转为正式干部;第二个问题,曹书记不好帮他拿主张,因为,他根本不认识唐来,自然就无法提建议了。

    第一个问题得到明确的答复之后,李牧把唐来喊到家里来做客。在他看来,有些事不一定非得要在一个十分正式的场合来商讨。

    这一天,刘娉做了好几盘拿手的菜肴,三个人一起吹了一点小酒。

    唐来对李牧和刘娉的热情招待表示了感谢。李牧对唐来的安排是这样的:立即任命她担任造纸厂工会主席。唐来对这样的安排,还是比较满意,她认为这总比没有任何职务要好。

    三个人,你一杯、我一口,正在这推杯换盏的时候,突然有人敲门。

    刘娉打开门一看:是邱爱。

    李牧见嫂子来了,连忙叫座,刘娉随即端来了一杯热茶。

    唐来感觉邱爱有什么急事,借故提前离开了。

    邱爱一坐下来,就说:“今天,来你们家,有件要是要商量。”

    “什么事,嫂子?”刘娉急不可耐地问。

    “这几天晚上,我连续失眠,就为一件事。

    “什么事?你说!”李牧看了看邱爱。

    “李牧,你在农村生活过,你知道农村生活的样子……前几天,我去你哥哥的厂子,发现有许多农民工的孩子,整天在玩耍,没有学上。”

    还没等邱爱说完,李牧已经知道她接下来会说什么了。于是,问:“嫂子,你是来要我想想办法,帮这些孩子入学?”

    “是的,千真万确!我曾经是个文盲,不忍心看着这些孩子们将来成为新文盲。”

    “农民工子女入学难的问题,不仅在市内突出存在着,就是我们这里也存在着。昨天,就有一些农民工到镇政府信访办公室,反映了这些问题。我们目前也没有什么好办法。镇政府辖区内的学校就那么几所,想一下子扩容很难。”

    “造一所新学校,不可以吗?”

    “嫂子,你听我慢慢解释,造一所新学校要经过哪些程序:首先要征地,有了地块后,投资建设新校舍,有了校舍后,还要引进教师……这个流程很复杂,而且最关键的是镇政府没有这笔预算,没有资金,什么都做不了呀!”

    邱爱稍微舒缓的眉头又紧蹙了起来,她顿了顿,说:“照你的意思,那些农民工子女只能继续玩下去了?”

    “除非他们把孩子送回原籍,否则,这种状况还会持续下去……这个棘手的问题,国家目前都没有什么好办法,更何况我们呢?”

    “不是听说,有些地方办起了民工子弟学校了吗?”待在一旁的刘娉插了一句嘴。

    “有些地方,个人老板投资建起了学校,但他们是以盈利为目的,这些学校学费比较高。”

    “个人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