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太专业了

    第十九章 太专业了 (第2/3页)

中,水泥起到的作用最大,强度越强的混凝土,水泥用量肯定多,而且还是一些好的水泥。

    赵国栋见楚江河一脸懵比的样子,微微一叹,他觉得自己似乎太高看楚江河了,也许楚江河对这方面,真的不懂。

    而赵国栋之所以懂这些,那是因为,赵国栋年轻的时候,镇上一位知青,曾是国家的工程师,对方下乡的时候,曾带了许多工程方面的书籍,还有不少施工规范。

    赵国栋从小爱学,对这些都有了解,不懂的地方,还经常请教那位知青。

    七九年的时候,那名知青便离开了楚江镇,而赵国栋对工程方面的了解,却已经不少了,加上在镇政府工作,这次才派他来做这条水泥路的监工。

    “所谓混凝土配合比,说白了,就是水泥、沙和石子的比例,比如这种C20混凝土,按照设计要求,水泥:沙:石子的比例是1:2.23:3.07。也就是说,一百斤的水泥,需要223斤的沙,外加307斤的石子。”赵国栋为楚江河解释道。

    楚江河一听,心中暗道:卧槽,这家伙难不成之前干过工程?不然的话,为什么把配合比解释的这么简单明了。

    当然,对于水这一项,赵国栋没说,其实在赵国栋看来,水无关紧要,可楚江河却很清楚,混凝土还有一项重要的指标,那就是坍落度,这一项指标,和加水的多少,是息息相关的。

    水太多了混凝土产生离析,就是沙是沙,石子是石子,水泥浆是水泥浆,三种原材料,没法真正混合在一块,这种情况对混凝土的强度影响很大。而水少了,会使水泥无法充分水化,又是一个问题。

    因此,在混凝土配合比上,对加水这一项的要求,也控制的很严。

    楚江河一听,一副豁然开朗的表情,道:“这搞工程还这么多讲究啊?我以前可从来没听说呢。”

    “那当然,这些知识,都是我从一个老工程师那里学来的。”见楚江河一脸崇拜的神情,赵国栋很自豪的说道。

    楚江河一听,便知道为什么赵国栋都懂这些了,五六十年代能被称为工程师的老一辈,他们的知识和能力,完全不是二十一世纪那些工程师能比拟的。

    要知道,八几年的时候,设计院设计出来的图纸,全部是手绘,哪像以后一样,全部用电脑,画CAD然后打印出来的,根本不存在这种情况,所有的设计图纸,标高,线性等资料,都是手把手画出来的。

    所以,楚江河对五六七年代的工程师,那是真的佩服,你没几把刷子,想搞设计,滚球吧,你真以为是二十一世纪啊,是人都能进的地方?

    “赵哥,这玩意,我总不能用杆称摆这呢,再说了,用称也太不方便了呢。”楚江河愁眉苦脸道。

    “楚老板,我也理解你的心情,用称一点点称的确不现实,我觉得,你搅拌一包水泥,使用四担竹编簸箕的沙,外加六担石子,这样便可以了。”赵国栋沉思片刻,如此提议道。

    “行,既然赵哥你说了,那今晚回去之后,我找给我带工的四人,好好给他们上上课。”楚江河也没犹豫,既然赵国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