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现峥嵘

    初现峥嵘 (第2/3页)

是平静的阐述事实,继续分析道:

    “敌军阵脚必然已经散乱,青川方面肯定需要一场大捷来重整军心。胜,则能继续挥师南下。若是败了…青川四族元老会必然又要争吵不休。结果如不出所料,青川人只需再遭遇一败…必然会班师回朝!”

    “君将军分析的在理,可是我们区区五千军马。何以对抗对方三十万大军?想要给青川人再尝败绩,可不是件容易的事情。”严监军问道

    “监军问得好…”君天离侧过身看向严副将,随后又看了看其他的将领。

    “天离倒是想听听各位的意思,诸位身经百战,想必都有一些自己对敌之策。”

    众将两两相视,有一个声音率先开口,君天离闻声望去,颇有些惊讶。

    “方某认为,我军应当借助夹云道的险阻。设伏于此。趁青川经过的时候痛击一番。”

    第一个阐述己见的竟然是躺椅上的陈老将军,他举手遥指桌案上沙盘。盯着一处地方缓缓捋须道。

    “末将也这么认为。”清溪将路远山随即附议道。

    “诸位都是这么认为了?”君天离环视了下众将。最后把目光落在了沙盘之上众将所指的那处地方。

    “太子殿下也这么认为?”

    君天离一语反问让众人默然,这个提议的确是向太子殿下提过,可是殿下不知为何未曾理会,众将领迷惑至今,不料此刻君天离的表情与当日太子的脸色如出一辙。难不成…这二人想到一块去了?

    “太子殿下倒是没有应允。”严副将如实说道,君天离点点头,站起身往那沙盘上一点道:

    “诸位…这夹云道的确是易守难攻,可是自古依险而守最后退敌的例子哪个不是有着相当的兵力和人手?”

    君天离的手在沙盘之上划过,掠过了那狭窄的山道。

    “这夹云道绵延二十余里,我军寥寥五千人,就是全军上山设伏。又能起多大的作用。诸位都能想到此处是个设伏的好地方,青川的将领也不是真正未开化的蛮子。若我带兵,只需三十万大军携粮草分批而过,在此之前再分兵数万精兵上山。”

    “如此一来,我军既无法伤其主力毁其粮草,同时还有被反歼之危。殿下大概也是顾虑这一点才未采纳各位的意见的。”

    君天离声音扬了扬。在场之人皆是沉默,他们很快明白这少年所言非虚,可是眼下仅有五千之众。除了这个计策,实在是没有其他方法可以和青川抗衡一番了。

    “这些我们也不是未尝想过,可是以我军的兵力,若不依险设伏…总不能和青川硬碰硬的来吧。”

    “敌军…可是有三十万之众啊…”清溪将肖碘有些丧气道。

    “三十万不可敌…那…倘若只有三万呢?”少年看着肖碘,眼里闪过一丝莫名的狡黠,在场之人不知道他此言何意,纷纷疑惑看了过来。

    君天离备受注视之下没有惊慌,他又朝着严副将问道:

    “敢问监军…青川此次领兵的是何人,可有参考?”

    被问及的监军虽然疑惑,却很快作答:

    “青川领军之人乃巴多撒,青川四族中陌野族人,身居陌野军大都统,青川军副都统之职。其人十六岁从军,如今二十余载,带兵风格颇为大胆激进。”

    这番介绍极为简洁,却也面面俱到。显然沧澜军对地方将领做了足够深的功课。君天离听完此语,眉头一挑道:

    “大胆激进…”

    “那依各位看,这位大胆激进的巴都统,在最渴望谋求一胜,却又被太子殿下连败数阵的情况下会如何?”

    君天离看向众人,没有等别人答话又自顾的说:

    “他先为进攻封天之统帅,后带兵侵我沧澜,带着三十万大军南征西讨…从封天败到沧澜,三十万人足足吃了八九个月的干饭却毫无建树。若我是这位巴都统,恐怕现在肯定已经焦躁不堪,恨不得马上杀到临云关下。”

    “可是…见识了我沧澜太子殿下用兵如神,这老狐狸多半又有些不敢冒进,如此情形,可谓是矛盾得很。”

    君天离字字分析,俨然有主事之风。众将不知何时已经被他分析所吸引,陈老将军沉吟一瞬老眼微凉道:

    “君将军的意思是,他会先遣先锋,分兵进军?”

    “方将军不愧是军中元老,一猜即中。”君天离赞赏的点头道。

    “可是…君将军此言有何根据。”路远山问道。

    “靠猜的…”那少年抛出一句话让众人如遭雷击,方老将军更是差点从躺椅上摔了下来。好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