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suo书友的意见帖

最新网址:wap.88106.info

    sisuo书友的意见帖 (第1/3页)

楼主,[sisuo] 发表于2006-12-9 17:13:00 |  删主贴 | 置顶

    给作者建议:今后减少那种历史学家的言辞,涉及到宫廷斗争的风格不要过于轻松.推荐汉灵帝与汉末社会看看,对汉朝皇帝重用宦官,外戚宫廷斗争写的很不错

    1楼,[sisuo] 发表于2006-12-9 17:17:28 |  删贴 | 加精

    汉晋时空

    caozhongde.blog.hexun./

    这个博客不错,里边对汉武晚年对后继的安排,霍光专权等分析的不错,作者注意,古代的宫廷斗争归根结底是家族的斗争,不是某个人的事情,胜者家族荣耀,败者满门灭亡,除非女主不在乎家族,想让自己母亲兄弟哥哥学生等等一起完蛋,否则还是好自为之吧.****两家是无法妥协的,就算两个女人肯,女主的母亲哥哥肯吗?卫家肯吗?

    2楼,[sisuo] 发表于2006-12-9 17:23:13 |  删贴 | 加精

    汉朝汉武削弱三公权柄,政归内朝,权力真空被外戚填补,西汉先有霍光专权废立,后有许傅等外戚,太皇太后临朝终于有王莽篡位,到东汉更是外戚政治主宰东汉,百年间几大家族轮流主宰皇后人选,无一壮年皇帝.

    3楼,[sisuo] 发表于2006-12-9 17:24:14 |  删贴 | 加精

    从史籍看,秦汉时期妇女的社会地位较高,尤以贵族妇女最为突出。如《史记》既依皇帝本纪之例立《吕后本纪》,又专为皇后们立《外戚世家》,其地位相当于王侯勋贵。《汉书》因之,只不过因体例之故改《外戚世家》为《外戚列传》。至《后汉书》则立《皇后本纪》“以缵西京《外戚》”,使东汉皇后升格为《本纪》而全体提高其地位,这点较《史》、《汉》仅为吕后立本纪在观念上是一个大的变化,是东汉一些皇后直接参政并留下重大影响所致。《后汉书》首开《列女传》之目,对妇女的社会地位及作用给予极大肯定。

    4楼,[sisuo] 发表于2006-12-9 17:25:06 |  删贴 | 加精

    在社会政治地位上,两汉贵族妇女的也不亚于男子。两汉历史记载清楚表明,皇后们在政治上的作用与影响同皇帝相差无几,因此,太后干政也成为汉代历史一大特色。赵翼在《廿二史札记》中的《汉外戚辅政》、《两汉外戚之祸》备论外戚权势致祸盛衰,而追原两汉外戚得辅政柄权之重势,认为与皇后所处的特殊地位关系至巨。《史记·外戚世家》载汉武帝准备册立钩弋夫人的儿子,但害怕钩弋夫人专权乱政,准备杀掉她。之所以这样,是因为汉武帝害怕吕后专权的局面重演。

    5楼,[sisuo] 发表于2006-12-9 17:29:49 |  删贴 | 加精

    《后汉书·皇后记》前论曰:“自古虽主幼时艰,王家多衅,必委成冢宰,简求忠贤,未有专任妇人,断割重器。唯秦芈太后始摄政事,故穰侯权重于昭王,家富于赢国。汉仍其谬,知患莫改。东京皇统屡绝,权归女主,外立者四帝,临朝者六后。莫不定策帷,委事父兄……故考列行迹,以为《皇后本纪》。”

    6楼,[sisuo] 发表于2006-12-9 17:35:35 |  删贴 | 加精

    cache.baidu./c?word=%B6%AB%BA%BA%3B%CD%E2%C6%DD%3B%D7%A8%C8%A8&url=http%3A//zhidao%2Ebaidu%2E/question/15802404%2Ehtml&p=aa769a469c934eaf5aa2cb26495e&user=baidu

    这个对汉朝军队介绍的比较清楚,尤其是作为京师军队的南北两军介绍的还算明白,希望不要出现御林军这种说法了,汉朝京城南北二军分别守卫京城和宫廷,御林军统领?第一没有这种说法,第二这个等于把京城军权集于一人,直到曹魏才有所谓都督中外诸军事总统京师军权,而司马以此篡位.这是绝对不可能出现在汉武时期的

    7楼,[sisuo] 发表于2006-12-9 17:38:47 |  删贴 | 加精

    好象地址有错误,是这个什么是西汉,什么是东汉?_百度知道

    军队构成汉朝军队包括京师兵、郡国兵、边防兵三个部分。三者结合,构成军队的整体。

    京师兵即中央军。历来不少学者认为,汉初京师兵主要指南北军,因驻地分别位于长安城内南北而得名。南军的主要任务星负责

    保卫宫廷,成员有卫士、郎官之别(南军组成,常见的还有二说:一是南军即刀尉所领之卫士,—是南军仅指郎中令所领之郎官)。卫

    士是郡国轮流服役的正卒,由卫尉统领;郎官由高官子弟和品学出众之士组成,属郎中令统领。北军主要任务是警备长安及京畿地

    区,士兵多征调三辅正卒,一年一更换,初由中尉统率。非常时期,

    8楼,[sisuo] 发表于2006-12-9 17:39:50 |  删贴 | 加精

    南北军由皇帝指定重臣统领。武帝时,南军增设期门、羽林和羽林孤儿;北军增设中垒、屯骑、步兵、越骑、长水、胡骑、射声、虎愤八校

    尉兵,分驻京城内外。南北军由此扩展成为皇帝亲自学握的一文重要军事力量。东汉时期,形式上沿袭南北军制度,但已无南军之称

    呼,光禄勋(郎中令改称)统辖署朗官,卫尉统领各宫卫士。北军分作两部:一部内执金吾(中尉改称)统领;一部(主力)由五校尉

    (屯骑、越骑、步兵、长水、射声)分领,置北军中候一人监军。灵帝时增置西园八校兵。

    9楼,[sisuo] 发表于2006-12-9 18:12:29 |  删贴 | 加精

    在龙空昨天发的推荐贴里增加了一些资料,可以看看

    forum./dispbbs.asp?boardid=7&id=103971&star=5#1656109

    10楼,[sisuo] 发表于2006-12-9 19:30:32 |  删贴 | 加精

    值得期待

    11楼,[玄机86] 发表于2006-12-9 21:13:15 |  删贴 | 加精

    谢谢你的意见和资料。收到了

    12楼,[sisuo] 发表于2006-12-9 23:58:45 |  删贴 | 加精

    别客气,以后就用这个贴随时提意见了,把意见集中到一个贴比较好

    13楼,[sisuo] 发表于2006-12-10 19:17:34 |  删贴 | 加精

    新章写到关键地方了,卫霍两家得以发迹,关键在卫皇后的得宠,卫青霍去病固然战功赫赫用实力稳定了后位,但是成败关键在于卫家的皇后和太子的地位.而陈皇后复辟,这是最大的噩梦,只要阿娇在一天,卫家睡不安枕

    14楼,[玄机86] 发表于2006-12-11 10:54:15 |  删贴 | 加精

    置顶了,sisuo是不是好找点?

    15楼,[sisuo] 发表于2006-12-11 15:46:38 |  删贴 | 加精

    谢谢,把自己帖子集中了比较舒服.

    天道或可问,微兮不忍言.其实这是本书中最贴切的一句,刘彻此时正是意气风发的时刻,广大的帝国,强大的军队,优秀的将领,杰出的人材,华丽的宫殿.如玉的美人,这一切都随他的心意而摆布.操纵千万人命运的无上权势,发动空前规模的战争,开疆拓土,有汉声威以他为最,耀大汉武功于绝域,制礼作乐,堪定一代规模,文治可观.

    这一刻正是从见龙在田到龙飞九天之开始.

    而曾几何时,亢龙有悔,轮台诏书代表着什么?为了权力,他的子女,他的女人多死于非命,他的大将和功臣几乎没有善终的.纵然帝王铁血,为了江山永固,为了千秋帝业可以六亲不认,可以残忍冷酷到极点,但是夜深人静,内心有无悔恨呢?

    如果刘彻真的知道成为千古一帝的代价,他是否还会把这条铁血之路走下去呢?也许会,但他的性格恐怕会更冷漠更乖僻吧?

    16楼,[闲云瑶影] 发表于2006-12-11 18:12:17 |  删贴

    作为皇帝,小刘筒子可以学习的对象实在太少了,他不可能认为刘邦等祖先比他好,也没有什么李世民这样的治国之道可以参照,他的前辈里,就唯有一个秦始皇可以值得参照,他其实很注意改正他认为前人做得不好的地方,如果阿娇可以帮他或者改变他的性格,就可以参考一下,让他认识到其实是不同的治国或处事之道也可以达到同样的目的和效果.

    17楼,[我刚睡醒] 发表于2006-12-11 20:06:40 |  删贴 | 加精

    同意楼上见解独到~~~~~~~

    18楼,[恋冬] 发表于2006-12-12 0:29:37 |  删贴 | 加精

    我也同意16楼的话,小刘筒子现在还是可以改进的。

    19楼,[sisuo] 发表于2006-12-12 0:49:12 |  删贴 | 加精

    给你三票啦

    20楼,[sisuo] 发表于2006-12-12 1:03:44 |  删贴 | 加精

    改变他的性格?江山易改,本性难移,刘彻不是3岁少年,是在权位制高点挣扎了N年,性格已经成熟,价值观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wap.88106.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