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章 阳关

    第三十四章 阳关 (第2/3页)

往西南方向行驶,而后改G315一直到达新疆与青海交界处的依吞布拉克镇休整一下(此镇西北方即为新疆若羌县,若羌县再往西,就是我爸爸之前在故事中提到过的且末县),最后再一路向南到达新疆、西藏与青海三省交界处的库木库里盆地。这里也就是木孜塔格峰的山脚之下,同时也就来到了昆仑死亡谷唯一的山口——北口附近。

    我之所以要把我们的行程问的这么清楚,就是因为我很好奇它和2000多年前从敦煌出发、西出阳关的丝绸之路南路会不会有很多相似的地方呢?我从背包里翻出一张丝绸之路路线图,经过对比发现,虽然路线不是很一致,但经过的城市却没有太大的差别。从地形方面来看,我们从敦煌出发一路沿着阿尔金山往西南方向行驶,山北是塔里木盆地,山南为柴达木盆地,这座山就仿佛是一把利剑把沙漠一分为二。

    我又比较了一下当年汉时西域三十六国中位于东昆仑山脚下的那些国家,我们出阳关之后一路经过了鄯善、若羌、且末和小宛(yuān)。我一直在想,这昆仑死亡谷会不会与这些国家有着什么关系呢?

    “唉,关东煮,赶快吃饭啊,别发呆了。”表弟一边嘴里嚼着烫面饼子,一边用右手碰了碰我,“想什么呢?反正这次我们俩的车开在最后边,地图你就不用研究的这么细了吧。”他看着我傻笑道。

    “话是这么说……”我回过神来把地图收好,然后又赶快吃几口宽板子捋面,“可是在这种鬼地方,多看看地图总是有好处的吧。我们退一万步讲,假使这次死亡谷之旅真出了什么意外,那我们逃跑的时候也好做到心中有数嘛。”

    “你这是什么话?我们都还没出发呢这就已经想到要怎么逃跑了?”表弟乐道,“对了,这次我们到底是去几个人啊?你看那边,怎么感觉好像是所有人都要一起出发似的?”

    “我记得之前钱叔叔曾给我说过,加上我们俩好像一共是13个人6辆车。当然,我们这辆车由于只有我们俩小孩儿,所以上面要装上不少物资和设备。毕竟那个鬼地方鸡不生蛋鸟不拉屎的,还是要做好充足的准备。”

    “元冬、思众,你们俩吃好了么?”这时吴叔叔笑着从车队那里朝我们俩走了过来,“怎么样?可以出发了么?”

    “当然!”说着我立马站了起来,然后拍了拍身上的尘土,“对了吴叔叔,我想走之前去给爸爸说一声。”

    “快去吧,我们做好最后的检查就要出发了。”

    “好!”我一路小跑找到了老爸的房间,走进去发现他正在看一本名为《戏说西域三十六国》的书。我给他打完招呼准备离开的时候,他又小声交代了我两件事:

    第一,不管你的阴阳眼最后能不能起到作用,你和思众一定要玉不离身;第二,这本书你有空就多读读吧,我对于昆仑死亡谷里面那些石像的猜测都源自于此,或许它会给你一些帮助。他说完后便催我离开了,然后手中又拿起了之前的那本《雅丹记事》看了起来。我稍稍瞥了一眼作者,这才注意到,原来那本书是老爸自己写的,不过之前我却从没有听他提起过。

    经过了异常周密的准备,我们一行13人,仍旧沿用“7319探险队”的名号,不过也已改名为“7319登山队”,终于是踏上了前往昆仑死亡谷的旅程。说来也奇怪,我们既不是12人,也不是14人,偏偏是13个人。关于这一点我之前曾经问过吴叔叔,他说本来是14人的,这不是你爸爸他临时出了状况,所以才变成了13人嘛。虽说这西方人对“13”比较忌讳,但我们可都是东方人啊。要知道,“13”在中国可是一个吉祥、高贵的数字,在佛教里它是大吉数,同时它又是帝王之数,所以让我不要想太多。可问题是,我们这刚一出发,就真的出了问题。

    按照计划,我们先是要从我爸爸所在罗布泊东北部的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