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7章 人生专列第几节(181~185)

    第357章 人生专列第几节(181~185) (第3/3页)

他们知道要想学习好,兴趣不可少。于是他们想到了自己的一个远房亲戚—京都大学工学院化学系喜多教授。

    教授毕竟是教授。福井谦一听了教授一席话后便豁然开朗。教授风趣幽默的语言深深打动了他的心,让他了解了化学学科的历史和未来的发展。他对化学的兴趣被激发了出来,剩下的一切就交给他自行打理好了。

    福井谦一从小就热爱学习,尤其喜欢自然科学方面的书籍。只要是他感兴趣的东西,他都会自觉地去钻研。一到周末,他便去拜访喜多教授,并且向喜多教授借了许多基础化学方面的书籍。学习一旦被动变主动,那就没有攻不下的难关。他的化学成绩很快地赶上来了。高中毕业考试的时候,他的化学成绩还拿了全市第一,并且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京都大学工学院。

    大学是追梦的地方。福井谦一把梦压在化学和物理上。物理化学,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量子物理学他都爱听。课堂上还不够满足他的求知欲,一有空就泡图书馆。遇到一本好书,就一字不落地抄下来。大学时光,他把科学梦做得非常扎实,为他以后从事科学研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1952年,他提出“前线轨道理论”。当时不被人看好。但这并没有影响他前行的脚步。真理是时间的孩子,迟早会被人发现。这一时空跨越就是三十年。直到三十年后,人们才发现这个理论的重要价值。福井谦一也因此获得1981年度诺贝尔化学奖。

    185.按照自己的想法绘制人生蓝图

    凡.高没有按照父亲的要求去研究神学,而是拿起自己喜爱的小说一本一本地读起来。为此,凡.高父亲气急败坏,大发雷霆,认为他是不务正业。

    凡.高在找到人生方向之前一直很苦闷。直到找到人生方向后才展露欢颜。人生没有方向无疑是件很痛苦的事。方向已明确,但他没有听从别人的建议画画,而是按照自己的想法画画。这一点很重要,是迈向与众不同的重要一步。人云亦云是创造的大敌。他听从内心的想法画画,最终画出了自己的天地。

    为什么有许多人的努力最终没有得到相应的回报?原因可能有多种,但是最根本的原因恐怕是过分地轻信他人,信奉书本,迷失自我,不敢越雷池半步,被各种条条框框束缚了自己的思考和想象,结果一定很糟糕。

    按照自己的想法描绘自己的人生蓝图,也许要走一段弯路,但是很值得。因为真正的价值可能就隐藏其中。即使一时不被认可,就像凡.高到去世后一百年,他的作品才被认可,这又算得了什么?为艺术而献身,再等上百年也无挂碍。献身真正的艺术或真理,要具有西方大哲学家尼采的自信:“我的时代还没到来”,“只有未来的未来才属于我”。

    能具有这种自信的人,非人即神,没有惊人的毅力是坚持不到最后的。凡.高做到了,尼采做到了,还有许多思想家,哲学家,艺术家和科学家做到了。他们都是按照自己的想法绘制人生蓝图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