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四章 李承乾的迷茫

    第二百七十四章 李承乾的迷茫 (第3/3页)

唐太子殿下还是必要的。王哲在尽了最大努力之后,终于将他们一行十人送进了茫茫洞庭湖。

    事实证明,洞庭湖的湖匪没有让太子殿下久等。刚刚两天过去,十具支离破碎的尸体,就出现在李承乾的眼前。除了十颗头颅之外,这些辩才们的身躯惨不忍睹。根本分不清谁是谁,只能稀里糊涂的堆在一起烧,然后装进骨灰坛子里面,准备带回长安给他们的家人。也不知道孔颖达见到这些骨灰,会不会昏过去。这可是他弘文馆最出色的青年人!

    小小年纪的李承乾受到了极大打击,这些都是饱读诗书的高洁之士,现在下场居然是这样。难道真的像云浩所说,人生来邪恶?可他的三字经里面又说,人之初心本善!这太矛盾了!

    李承乾一个人坐在水边,不吃不喝看着水面发呆。不时还拿石头往水里面丢,落寞的样子让人看得有些心疼。

    云浩一屁股坐到李承乾的身边,递给李承乾一个石子。李承乾立刻就甩了出去,水面上荡漾起一片水花。

    “不明白你为什么会输?”

    “他们都是一等一的善辩之士,为什么会有这样的下场。夫子说人都是有人性道德的,可他们却被剁成那副样子。”李承乾小眼睛通红,看样子纠结的不轻。

    “太子殿下!情谊这东西,只存在于熟人之间。而且非常的靠不住,在利益面前很多有情有义的人都靠不住。”

    “可夫子给我讲了那么多古代先贤,羊角哀和左伯桃,钟子期和俞伯牙,郑少谷与王子衡,鲁肃与周瑜。更不用说,赵氏孤儿!这些都是上古……!”

    云浩差点儿喷出一口老血,就这也叫上古先贤?其中有几个是著名的疑似同性恋,孔颖达老匹夫给未成年儿童讲这个。李二没将他大卸八块,已经是一代圣君的表现了。

    “这些故事之所以出名,是因为这种事情太少。每个人心中都有美好的向往,可到了现实生活中,很少有人能够经得起金钱利益的诱惑。尧舜到现在几千年,这种事情举不枚举。几乎每时每刻都发生在我们身边,所以说这种事情才是常态。你说的那些故事,都是特例!

    你拿特例来揣度常理,自然是会遭到失败。你就拿那些人来说,你指望他们凭借三寸不烂之舌,就能说服那些杀人不眨眼的水匪?他们的钱财,都是杀人越货得来的。你指望不威之以兵,诱之以利就让他们投降?

    当然,我不是说万民不需要教化。律法是这个世界的嘴基本准则,所以我们要去遵守也要让别人遵守。对于那些不遵守的人,只能拿起刀子砍掉他们的脑袋。只要杀掉一些,别人知道这种事情是要掉脑袋的,自然就不会有那么多人再犯。为什么你父皇每年秋天,都要秋决那么多罪犯,就是这个道理。

    不过道德解决不了所有的问题,我们才制定了法律。你父皇所做的事情,就是维护法律的尊严,让那些想要犯罪的人看到犯罪的下场,以后不敢犯罪。

    对付水匪也是这样,他们杀人越货祸害百姓。你就要将他们绳之以法,然后砍掉他们的脑袋。这样,才不会有更多的人去做水匪。这江南才会太平!

    你是大唐帝国的储君,今后你也将是这律法的维护者。只有守住了这个规矩,天下才会有秩序,才会是一个太平世界。你们李家的天下,才会一代一代的延续下去。”跟李二说将权利装进制度的笼子,会被凶恶的李二砍头。

    眼前这个少年郎还是可以挽救一下的对象,云浩决定潜移默化的向他宣传法制观念。真到了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的时候,这天下就规矩多了。

    “你的意思是,只有杀了他们。江南才会太平,老百姓才会过上好日子。杀人其实是在救人?”李承乾瞪着眼睛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