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二章 战高丽

    第三百八十二章 战高丽 (第3/3页)

。辽东的水系还是发达的,可辽东的夏天也是足够的恐怖。

    遍布辽河两岸的芦苇荡,滋生了铺天盖地的蚊子。辽东的蚊子以大个,凶猛,叮人狠毒而著称于世。只要到了晚上,蚊子就会像轰炸机一样,铺天盖地的飞出来。

    总算是理解为什么杨广三次征高丽都会失败,这样的自然条件下就算是高丽人不拼命守护。来自关中的唐人,也会被折磨得奄奄一息。每天晚上,艾草就会被一丛丛点燃。以至于艾草居然成为了最为重要的军事物资。云浩亲眼看到,大凌河边上的草场上。堆积着十几丈告的艾草!

    当然,有坏处也就有好处。

    辽河北岸盛产一种巨大的螃蟹,在云浩看来这种螃蟹足可以和阳澄湖大闸蟹齐名。以个大肥美大补,而著称于后世。在这个没有工业污染的年代,碗口大的河蟹爬得到处都是。晚上只要在沼泽里面下一口缸,然后在缸上面架一个灯笼。

    第二天早上就会有半缸螃蟹,等待你去收割。军卒们吃着巨大的螃蟹,不断挠着身上巨大的包。痛并快乐着!

    过了辽水,也不见一个高丽人。

    唐军的进兵太过突然,高丽人根本没有做好抵抗的准备。以往这样的事情,在大唐就要哄哄几个月时间。又得等到新年开春开始进攻,高丽就算再白痴,也会得到进攻的消息,进而做一些准备。

    可现在不一样了,铁路变成快速的运兵通路。只需要七天时间,就可以将数千大唐军卒,从遥远的关中送到河北前线。只需要简单的休整,大军就会几乎完好无损的到达辽东。

    李二看着巨大的地图,这些天抓获的细作都说。辽东的高丽军队正在向安市城收缩,李二仔细的看了看安市城的位置。无奈的叹了一口气,自己的大军无论如何也绕不过安市城!

    大军逐渐向安市城集结,高丽人的援军也在向安市城集结。

    渊盖苏文暗恨,唐人这是不给自己机会。好不容易从大唐窃取了土豆和玉米的种子,可这两样的东西需要种植到地里面去。然后经过几年的培育,才可能大规模的种植。然后才能成为填饱高丽人肚子的粮食!

    可现在刚刚弄回来,自己都还没尝到鲜。唐军就压了过来,很明显这是不给自己机会。

    渊盖苏文知道,这一次的战斗比起以前来要凶险很多倍。现在的唐军,可不是当初一团散沙的隋军。而且渊盖苏文也不敢将所有的军队都派往辽东,因为辽东水师在海上虎视眈眈。上一次登陆的教训渊盖苏文还没有忘记,这一次如果直接袭击平壤,自己将首尾难顾。

    没有办法之下,渊盖苏文只能亲自镇守平壤。这片大同江滋润的土地,才是高丽民族的根基。绝对不能让唐人祸害了!现在,高丽三分之二的粮食都产自平壤附近。

    辽东的军事只能交给高慧真,这个上次一抵御过大隋进攻的名将。希望他能够守住安市城,只要守到冬天。关中的人马就会立刻撤退,按照以往的经验。关中人是经不过辽东的寒冷,这种冻得裂石头的天气,就连辽东人都不怎么适应。

    高丽人的战术就是拖,李二的战术就是尽快攻下辽东。即便是攻不下来,也得给予高丽人重大杀伤。自己损失一些军卒没关系,只要明年卷土重来。用不了两年,高丽就会被拖垮。对于自己表叔三次都没攻打下来的城市,其实李二根本不抱什么信心。尽管,他手里有火药火油等等凶悍的武器。可李二还是觉得,战场上想要战败敌人,需要手中的横刀和马槊。

    而不是投石机上,那些发射出去就会爆的怪物。战争中,人的勇气还是第一位的,李二始终这样认为。

    当最后一支唐军聚拢在安市城的时候,高慧真赫然发现。这一次,唐人出动的军队好像没有大隋多。难道说,他们也没有那么富庶了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