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3【抵美】

最新网址:wap.88106.info

    313【抵美】 (第1/3页)

    远洋客轮在东京港停留一日,等许多日本旅客登船后,才开始继续航行,下一站是夏威夷。

    周赫煊写的速度很快,因为故事情节早就有了。他需要费心的,就是把一些未来物品,用科幻的词汇阐述出来。比如人造卫星、比如水下探测器、比如影像显示器、比如移动电话等。

    心血来潮之下,周赫煊还用铅笔画着各种插图,而且故意把未来机器的外形扭曲。

    周赫煊把水下探测器画成小型潜艇模样,把影像显示器(闭路电视)画成圆形,把人造卫星画成带着无数天线发射器的怪物。

    为毛要写人造卫星?

    看看周赫煊的内容吧:

    “公元1990年时,人类已经进入电气智能时代。搜寻泰坦尼克号残骸的探测船,拥有远洋自动航行能力,它靠人造卫星信号定位,单位精确到以海里计,船长不需要再使用罗盘……

    人造卫星就如同月球一样,围绕着地球空间轨道运行,它平衡了地球引力场、大气阻力、太阳引力和月球引力的互相作用,拥有自身固定的环绕轨道……

    就像无线广播一样,人造卫星如同太空中的信号塔,随时随地向地球传输各种信号波。20世纪末的人类,可以随时随地的打电话,不用再受到电话线的束缚,正如有线电报和无线电报的区别……

    布洛克·诺威特通过声呐系统,探测到泰坦尼克号的具体位置。他让助手启动水下探测器,这种探测器拥有防水的摄像头,将海底的影像真实传输到船舱控制室……”

    二十多年后,当苏联的第一颗人造卫星成功上天,人们再次将目光投回《泰坦尼克号》这本。

    科幻的预言成功并不稀奇,比如飞机、潜艇、计算机发明出来以前,就有科幻作家在里面提到过。人们之所以如此惊讶,是因为《泰坦尼克号》的故事广为人知,到50年代早已经家喻户晓了。

    2000年8月30日,第61届世界科幻大会在多伦多举行,评选出“20世纪影响深远的十大经典科幻”。“汤姆·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wap.88106.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