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轰动文学界

    第八章:轰动文学界 (第2/3页)

    写作课上。

    某学生上课因看晨刊不专心,被老师故意教训,让他现场创作,结果那学生高吼着:“在苍茫的大海上,狂风卷集着乌云。在乌云和大海之间,海燕像黑色的闪电,在高傲地飞翔......”

    “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

    震惊众人!

    结果被老师叫去办公室刨根问底,才知道晨曦文刊上的《海燕》,于是乎,整个办公室的教室开始激烈的讨论起来。

    《海燕》以一种震撼人心的方式击中每一个读者的心灵,每个人都为此感到震惊,而散文诗开始广泛的出现在人眼中。

    至于下方的散文论,更是引起了激烈的反应。

    从现实到网络,层出不穷。

    “胡说八道!散文本就没有定义,为什么要另外赋于一个定义?”某知名学者看了散文论怒斥道。

    “形散神聚?呵呵,真是的,难道我们写回忆录,写随笔的时候,还要拟个中心思想出来不成?”某知名作家

    “离经叛道!过于片面!散文根本不需要中心思想!”一些顽固的散文名家叱喝着。“这简直太过于狭隘,我真为散文的未来担忧,怎么会有这样的人存在!”

    于是乎,顽固派立刻联系报社,发表了一篇针对“散文论”的文章,怒斥“形散神聚,意境深邃”简直就是阻断当代散文的未来。

    对于散文诗这种新文体也做出了批判,认为不伦不类,诗歌不像诗歌,散文不是散文,简直就是四不像,认为胡编乱造,更是提出了“不韵则非诗”的传统观念。”

    然而凡是没有绝对,另外一批革新派却觉得林若枫的散文论极其的正确,与他们一直探讨的问题相符合,并且对散文论坚信不疑。

    至于那新文学载体“散文诗”就更加得到肯定,革新派通过《海燕》仿佛已经看到“散文诗”这种新文体的力量,可谓是为众多作家开辟了另外一条文学道路,价值不可估量。

    至此,革新派也联系了报社,发表了一篇文章,在文章当中大肆的赞扬以及肯定散文诗和散文论,并且批判顽固派墨守成规,不思进取。

    一时之间,两派可谓针锋相对,你来我往,闹得不可开交!

    然而,始作俑者此时才迷迷糊糊的爬起床。

    “糟糕,昨晚锻炼加上奋力码字弄得太累了!竟是忘了时间!”

    林若枫一看已经十一点多了,连忙穿衣洗漱起来。虽然左俞清没有规定他多少点去报道,但是这么晚去自己多少会不好意思,而且给人态度也不好。

    老爸早已经上班,桌上留了一份早点已经凉透了,想来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