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布手下八健将(百度资料)

    吕布手下八健将(百度资料) (第3/3页)

不可避免地尖锐起来。

    这就相当于近代史上蒋介石和张学良的关系。

    谈到臧霸的部队,还必须指出的是,青徐水军,是曹魏水军的主力,是曹魏对抗东吴必须仰仗的重要力量。

    从曹操时代以来,曹魏对事实上割据青徐的臧霸势力,一直是优容的,一方面,固然是要借用臧霸的威望和实力,另一方面,臧霸自身对曹魏是忠诚的,为人也低调。因此曹魏对臧霸的态度是厚宠其爵位,渐夺其实权,使用的完全是怀柔手段。

    如果不是曹****后发生的青徐兵“鸣鼓擅去”事件,对臧霸这样老实人,曹丕还真有点不好意思下手。

    但这一事件,将原本缓和的矛盾突然激化了。

    臧霸自建安十一年为徐州刺史后,史料未见有升迁之记载,而220年,曹丕即魏王位后,臧霸立刻“迁镇东将军,进爵武安乡后,都督青州诸军事”——同学们请注意了,突如其来的升迁,往往不是好兆头。

    关于这个“都督青州诸军事”,问题很严重。臧霸本是徐州刺史,都督青州就应该移节——把你从你的根据地调出去,是政治斗争中一个非常危险的信号,杀头甚至是灭族的信号——但直到本年十月的《魏公卿上尊号奏》里,臧霸的头衔仍然是“使持节行都督督军徐州刺史镇东将军武安乡侯”,这个“都督青州诸军事”到底是史书写错了,还是被臧霸赖掉了,谁也说不清楚。

    前面已经谈过,此时“用谯沛人”成了曹丕新政心照不宣的主题,曹仁都督荆、扬、益州诸军事,而曹休则一年之内迁官四次,其中三次和臧霸有关。第一次是中领军转领军将军,为青徐兵“鸣鼓擅去”事件善后;第三次是迁征东将军领扬州刺史,在臧霸和东吴之间打进一个锲子,一方面防止东吴的异动,另一方面也提防臧霸出问题;第四次是“都督青徐”,赋予曹休在青徐两州的最高军事指挥权。

    而臧霸呢?他显然也察觉到了曹魏对自己的不信任,换个人恐怕就真的反了——但是臧霸真的是个老实人。他首先和曹休搞好关系,非常坦诚,另一方面,积极主张对东吴采取大规模军事行动,并主动请缨为前锋。

    臧霸老实,但老实人不等于是傻子。

    他表明忠于曹魏的立场,但仍然希望在此基础上尽可能保持青徐现状——实在不能保留现状,退而为富家翁也可以。总之一句话,在与曹魏妥协的前提下,尽量多争取自我利益。

    [编辑本段]张辽

    魏五子良将:张辽,徐晃,张郃,于禁,乐进

    个人资料

    张辽字文远终属魏

    籍贯[并州]雁门马邑[今山西朔县]

    容貌面如紫玉,目若朗星。——《三国演义》

    官至前将军假节晋阳侯谥曰刚侯

    生卒169—222(54岁)

    家族

    资料父亲未知母亲未知

    配偶未知

    子女张虎

    兄弟姐妹张泛

    相关人物丁原吕布曹操蹋顿昌豨孙权李典乐进关羽曹丕吕范

    曾效力过的势力东汉董卓吕布魏

    简明演义传记

    魏前将军。面如紫玉,目若朗星。初为吕布部将,数令太祖陷於苦战,武勇亦为关羽所称道。后布亡,太祖经刘备、羽劝,待辽以上礼,遂降。从太祖,辽随军征讨,多有战功,太祖亦待之如亲信。太祖围关羽,又从劝羽降。赤壁败,辽亲载太祖脱难,并射伤吴将黄盖。后,以张辽引李典、乐进守合肥,以御孙权。后权果引军入寇,辽自率二千余骑败敌十万,威震逍遥津。文帝即王位,转前将军。黄初五年,随文帝征江东,为吴将丁奉以箭射其腰,回营后不治身亡,文帝厚葬之。

    简明历史传记

    魏前将军。本聂壹之后,以避怨变姓。少为郡吏。汉末,并州刺史丁原以辽武力过人,召为从事,使将兵诣京都。何进遣诣河北募兵,得千馀人。还,进败,以兵属董卓。卓败,以兵属吕布,迁骑都尉。布为李傕所败,从布东奔徐州,领鲁相,时年二十八。太祖破吕布於下邳,辽将其众降,拜中郎将,赐爵关内侯。数有战功,迁裨将军。袁绍破,别遣辽定鲁国诸县。与夏侯渊围昌豨,豨许降,辽单身入豨家。从讨袁谭、袁尚於黎阳,有功,行中坚将军。从攻袁谭,谭破,别将徇海滨,破辽东贼柳毅等。还邺,太祖自出迎辽,引共载,以辽为荡寇将军。复别击荆州,定江夏诸县,还屯临颍,封都亭侯。从征袁尚於柳城,卒与虏遇,辽劝太祖战,气甚奋,太祖壮之,自以所持麾授辽。遂击,大破之,斩单于蹋顿。时荆州未定,复遣辽屯长社,斩叛将陈兰、梅成首,尽虏其众。增邑,假节。太祖既征孙权还,使辽与乐进、李典等将七千馀人屯合肥。权率十万众围合肥,辽等领八百人大破之。权守合肥十馀日,城不可拔,乃引退。太祖大壮辽,拜征东将军。文帝即王位,转前将军。孙权复叛,遣辽还屯合肥,进辽爵都乡侯。文帝践阼,封晋阳侯,增邑千户,并前二千六百户。孙权复叛,帝遣辽乘舟,与曹休至海陵,临江。是岁,辽与诸将破权将吕范。辽病笃,遂薨于江都。帝为流涕,谥曰刚侯。子虎嗣。

    历史评价

    ——曹操:“武力既弘,计略周备,质忠性一,守执节义,每临战攻,常为督率,奋强突固,无坚不陷,自援枹鼓,手不知倦。又遣别征,统御师旅,抚众则和,奉令无犯,当敌制决,靡有遗失。论功纪用,宜各显宠。”

    ——曹丕:“此亦古之召虎也”、“可谓国之爪牙矣。”

    ——孙权:“张辽虽病,不可当也,慎之!”

    ——《三国志·张辽传》:“太祖建兹武功,而时之良将,五子为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