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评]读《三国演义》,评第一回之英雄何来

    [转评]读《三国演义》,评第一回之英雄何来 (第2/3页)

个叫张角的不第秀才开始做英雄的梦,一个本来不是他应该做的梦。怪就怪另一个祸星:南华老仙。修道不是他的错,错就错在他修道时候故意让张角这样一个没见过世面想见世面的抑郁者看到自己;做文青不是他的错,错就错在他写管写自己的书,却不通过正常渠道付梓发行,而是私下里交给了张角。

    张角不是英雄,因为英雄一来不会想都不想就拿了人家的东西,二来也不会听到“若萌异心,必获恶报”的诫言之后,不去深思南华老仙的真正用意。像这样一个修道成散仙的得道之人,难道以他的智慧,还不知道凭哪一个凡人都不会把自己这部经年巨作《太平要术》仅仅当作一本普通的医书去浪费?

    张角被耍了,如果他认识毛宗岗的话,或许就没有后来的黄巾起义,因为毛宗岗必定知道南华老仙的真意:借壳上市,借鸡下蛋。老散仙修炼太久,寂寞太久,是想要让世人知道自己,佩服自己的时候了。

    不过幸而张角差毛宗岗绝对不止88年那么短,因此黄巾起义还是逃不开“起义”常常会被事先泄露的老套路的情况下,乌合起四五十万队伍,为张角的“异心”,为南华老仙幕后偷笑的“明志”,为了自己的肚子,去引出三国真正的英雄们。

    相信那个叫刘元起的人一定是个相面高手,因为他仅仅从侄子刘备的一句戏言,从他的大耳朵(虽然耳大有福是世所公认的),从他的臂长,得出“此儿非常人也!”从刘元起的预言我们知道,人长得好看还是不好看(虽然汉代的好看标准跟当代相差太大),跟自己的前途是极有关系的。

    如果刘元起认识一个叫陈韪的人,那么有很大的可能他不会“见玄德家贫,常资给之”,因为嘴巴很老的孔融后来的确应了陈韪“小时了了,大未必佳”的预言。

    不过刘元起哪怕认识陈韪,那么也一定会昂然说一句:“我的预判可比陈君你高一点点。”虽然从15岁开始便游学的刘备,虽然十几年来,游来游去还是贩履织席,不过圣人的话有时候还是要听进去的,因为三十还不到刘备,已经在招军的榜文下,发挥了他“非常人”的非凡优势,已经“立”了起来。

    刘备“寡言语,喜怒不形于色”,可是在榜文下,却长叹一声,这一声叹,比起他身在九五之尊的皇兄灵帝那招惹出一泡屎尿的一叹,可是有用太多了。因为这一叹,叹出了刘备的运势,叹出了跟刘备有着共同喜好:“专好结交天下豪杰”的张飞。

    在两人初次的对话里,我们明显看出了决定二人此后身份高低的端倪。张飞一上来就泄出了全盘家底“颇有家底”,也坦言了自己的喜好“专好结交天下豪杰”。所以喜怒不形于色的刘备,此刻一定是心中大喜,并且在寡言语的刹那,把张飞身上的优劣给分析得清清楚楚。我们看此后刘备的对答,就能知道刘备是多聪明的一个人。

    相貌还是很重要的,因为如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