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5章:初见秦王,大事首成

    第005章:初见秦王,大事首成 (第3/3页)

敢不尊秦,师出有名则兴兵伐之,届时,可伐卫亦可伐齐国……”秦王心道,心中权衡了一番利弊,当下笑意浓浓的看向卫峥,道:“公子川行冠之年,言行如此得体,如此大义,卫国之幸也。”

    “秦王谬赞!”

    一旁未曾一语的张仪闻言,心中大定,看来王上要答应了。

    秦王笑看着座下的卫峥和张仪,目光最终落在了卫峥身上又道:“昔日,晋国文公姬重耳周游列国止于秦,先君穆公设酒宴以热情招待之,后助其复晋国国君之位,秦国与晋国从此结下秦晋之好,成为天下美谈。”

    “今公子川入秦,寡人‘欲’效仿先君穆公,秦国与卫国互结良好,以告天下秦国,愿与诸国止刀兵、息人事。”秦王大义凛然,演技丝毫不弱于卫峥。现在最想止刀兵、息人事的怕是你秦国吧。

    秦王说着看向了张仪:“相国大人以为如何?”

    张仪顿时起身行礼,道:“我王英明!”

    卫峥一听心中大喜,成了!

    有了秦国这颗大树,在秦国的支持下登上卫国君位板上钉钉,虽然是与虎谋皮,但在战国时代,今天你我敌对,明天就可能坐下来把酒言欢的时代,实打实的利益互换才是硬道理。

    有了名有了地盘,最艰难的一步算是迈过去了。

    卫峥还表‘露’出了一些难以掩饰的喜悦刻意让秦王看,过于镇静恐遭秦王疑虑而有尾大不掉的嫌疑,表现出了一些弱点才好。

    果然,秦王看到卫峥脸‘色’,心中大定,当下起身道:“好!寡人便择良日大设酒宴予以款待,昭告天下。秦——!愿助公子川匡复卫国,拨‘乱’反正,永结秦晋之好。”

    卫峥亦是连忙起身离座,来到了中间,拱手拘礼,道:“多谢秦王,卫峥感佩之至。”

    驿站。

    获得秦王承诺助其复国的卫峥离开了咸阳宫廷,没过几个时辰,张仪便前来。

    亭内湖畔,张仪与卫峥两人对望而坐,美酒美食美景相伴。张仪手持酒杯摇晃,遥望着湖中鱼儿,悠悠而道:“游戈于弱‘肉’强食之间,决断于群虎夺食之口。”说罢,张仪收回了视线转头看向卫峥,笑道:“世人皆以为张仪捭阖之术天下之首,却不知川更胜于仪也,川一言可存国、复国,仪可及呼?非也。哈哈哈~~”

    “师兄莫要折煞卫峥矣——!”

    两大鬼谷‘门’徒,一个四十多岁一个才二十岁,纷纷朗声大笑,皆大欢喜之际互敬而饮,张仪又说道:“不日酒宴之后,公子川的名声将远播中原,天下侧目。秦卫结秦晋之好,秦助你复国,我王自比穆公,而将晋国文公比之于你。小川,天下诸侯若知道卫国新君被我王比作重耳,列国君主会怎么想?会怎么看你?”

    卫峥笑道:“其中利弊皆有,川自是知晓木秀于林之理。然,大争之世,强者强,弱则亡。不破不立,破而后立,今之局势,弱小如卫国唯有置之死地而后生方才有机会存国、保国。”

    卫峥当然知道这就是秦王的过人之处,或者说得难听点就是用心险恶,这是在捧杀啊,而且明面上秦王尽收大义,实际上却是给他暗地里来了一记釜底‘抽’薪。

    秦王如此大肆夸耀,天下诸国必然会留个心眼,卫国地界本就处于中原腹地,居天下中的四战之地,西有魏国,北有赵国,东有齐国,南有宋国和楚国。

    每一个都是现在的卫国惹不得起的,说是夹缝求存,形容现在卫国再合适不过了。

    若是卫峥老老实实的做个国君可以无忧,至少短期无忧,若是想谋卫国以图强,周边诸国肯定会警惕、防备,乃至伐卫以弱卫都有可能。

    如此,卫国便只能老老实实的抱着秦国的大粗‘腿’而受其制约,秦王这一步棋走的简直妙不可言,自认为可以捏住他的命脉,不过卫峥却有破局之策,届时强大的秦国也将奈何不得。

    到时候,秦王自认为这一招是妙棋,必然成为最大的臭棋。

    一想到这里,卫峥还真有些期待到时候的秦王会是怎样的一种表情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