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7:千门中人

    437:千门中人 (第2/3页)

凡,是悠久的中国陶瓷史上最光耀灿烂的一页。而我们眼前的这批瓷器,据说就是出自那个时候。”

    林国栋似乎还不相信周游能识破其中的奥妙,笑容依旧。

    周游开好了头,接下来自然分类鉴别:“这只粉彩八仙过海图盘口瓶的底款说是大清乾隆时期的产物,那我们就先当它是真的。”

    大家都微微笑了起来。

    场面也不知什么时候开始,完全由周游掌控住。

    周游介绍道:“这只粉彩八仙过海图盘口瓶的图案富丽华贵,构图繁密,层次清晰,特别是瓶腹的以海天一色的晴天碧海为背景,绘制出寓意吉祥的八仙过海图,这八仙着装各不相同,衣衫色彩华丽浓艳,纹饰绘画细腻流畅,八位仙人的仙风道骨、怡然自得的神态淋漓尽致地刻画了出来,充分体现了制作者的高超工艺。”

    大家的笑容更加灿烂了。

    知道周游的都清楚周游在评价赝品瓷器,特别是高端赝品的时候总是喜欢先扬后抑,给大家诸多的惊讶,这一次肯定又是走老套路。

    果然,周游的话锋一转,说道:“只可惜仿造者千算万算,算漏了两个很重要的方面。”

    林国栋开始紧张了。

    周游指着釉色和彩绘,说道:“乾隆时期是清代社会发展的顶峰时期。当时的瓷器大师拥有不可思议的技巧,他们甚至能高度准确地掌握了釉料的配制和火候的控制,以至惟妙惟肖地模仿别的物质效果。可是这里呢,釉色和彩绘虽然出色,但相较于当时的颠峰工艺还有一点小距离,最突出的就是釉色和彩绘的差距所映射出来的材料问题。当时的用材的苛刻程度不是我们所能想象的,材料的来源地,用料的精确程度,甚至是火的温度都搭配得完美无暇,其精细程度完全能与现代最高级的流水作业相提并论。若是出现眼前的瑕疵,这样的绝对是被砸烂的结果,绝无幸免。”

    王浩和江军听得眼皮直跳。

    这样的分辨技巧太高难度了,即使是那些有名的鉴宝大师也未必能拥有如此诡异的鉴别技巧。

    周游随后又说道:“乾隆时期的御窑厂内聚集了大量管理人材和能工巧匠,使乾隆朝的烧瓷水平又有所进步。但因为对于瓷器的苛刻要求,反而使得艺术格调削弱,偏向于繁琐华缛,堆砌罗列,反而不美。可是我们眼前的瓷器呢,反倒有一股浑厚古拙之风,倒是有点康熙瓷器的味道了。乾隆时期的精美瓷器却出现了前代帝王的风格,那就有点异常了。”

    听到这里,大家终于明白。

    第一个疑点,说到底也就是用材的差距。第二个疑点就更加简单了,是风格的差异。

    听到这里,林国栋的脸色刷的一下白了起来。

    “我让你看到黄河吧!”

    周游带着微笑来到瓷器堆的另一边,拿出一只看起来有点老久的彩绘瓷碗,说:“相信大家也知道瓷器大师也是人,也有一个正常的学习过程——从低到高,从生手到熟手,最后再到大师,甚至是宗师。而呈现在我们眼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