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章 启动逃宫计划的一块石砖

    第三十章 启动逃宫计划的一块石砖 (第2/3页)

凡入宫之人没有品级的,都要搜身!”

    清嘉庆十八年,天理教的起义首领林清以宫中太监作为内应,将教众化装成入宫之人,由太监刘得才引入宫中,不料在东华门外与送煤队伍发生冲突,一名教众露出兵器,遂使护军察觉,突然紧急关闭城门,起义军只有数十人趁乱攻入皇城。后来,起义虽然很快被平息,但是紫禁城的防卫漏洞却深深刺激了曾亲自平息这场起义的道光皇帝的神经,于是制定了一系列极为严格的出入宫禁检查制度。

    在潭林入宫前不久,太平军的北伐大军攻占了天津静海,紧逼京师,所以为了防范“林清之变”再次发生,护军对往来人等的检查更为严格。按照规定,李蒲瑜和另一名御医是带着品级的官员,可以免去搜身的检查,而潭林和其余九人都非官员,所以需要在护军闱房中搜身检查。

    护军首领将他们带到闱房内,潭林见闱房内由数十个屏风将空间隔成各个小段,被检查的人便立在这些隔段之内,然后需要脱光全身的衣物,由指定的一名护军进行全身检查。

    检查过后,没有发现什么异样,便将潭林等十人放行。

    进入东华门之后,潭林望到城门楼上整齐地摆放着一些发亮东西,在太阳的照射下,无法看清是何物。李蒲瑜见状,便轻声对他道:“这是皇上阅兵时要用的棉甲,按照规矩每年晾晒一次,是乾隆爷传下的规矩。”

    进入东华门后,面前对相的是文华殿,殿中建筑曾于明末李自成进京后被毁,后来在此建起文渊阁,成为大学士的经筵讲官之地,同时也是每科殿试之后的“阅卷”场所。东华门向南是銮仪卫的大库,銮仪卫由明朝著名的锦衣卫延承而来,只不过清代的銮仪卫只作为皇室车驾仪仗的服务机构,没有明朝那么煊赫一时。

    宫内太医院与御药房并排,由东华门进入后,需要一直向北,穿过金水桥,绕过影壁和南三所,然后到达宫内太医院。

    潭林一路走,一路用心记录着路过的标志建筑,并将它们与墨线图中的图示相融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