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〇六章 钱庄里的飞鸽传信

    第一百〇六章 钱庄里的飞鸽传信 (第2/3页)

要再额外地盘剥百姓。清廷把天下搞成这个样子,不亡何待!

    周暃蕸自己当初随养父起义,就是因为清廷加重课赋,此时又见到这些团练中的民兵恣意欺凌百姓,心中更加恼怒。她是个聪明的女孩子,虽然也练了一身的功夫,但她不会就这么硬对硬地去和他们拼打,以她做过这么长时间的谍报工作的经验,她已经有了更为聪明的办法来对付他们。

    这时,车夫和那运菜的中年男子还在央求这五六个大汉,周暃蕸便走到树干前,略带抱怨地说道:“赶着进京有要紧的事,天黑之前赶不回来,又要在京里住店,你们这么磨蹭,到时住店的钱你来掏吗?”

    这抱怨似是在埋怨车夫,也好像是在埋怨那几个团练壮丁,那车夫见她身形瘦弱,生怕她这句话用得罪到那几个壮丁,便忙道:“小伙计,你别急,让这几位大爷再通融通融吧!”

    周暃蕸装作不耐烦的样子,说道:“算了,这样吧,这笔钱我出了,连同那位运菜大哥的,一共是一百七十文,我全掏了!”

    这一下,众人都是一惊,那几个壮丁大喜,其中一个像是头目的人突然说道:“小子,你要是全掏了也不是不行,只是江湖上有江湖上的规矩,你要是帮他们,得拿出二百文来!”

    “没问题呀!”周暃蕸笑着点了点头。

    那个壮丁头目一怔,他站起来,将周暃蕸拉到一边,说道:“二百文得好大一串,你身上带了这么多钱吗?”

    周暃蕸眯着眼睛,摆了个笑脸,然后从袖中拿出一张一两银子的银票,递给那位壮丁头目,说道:“背着铜钱多麻烦,我这儿有张一两银子的票,是京里源义钱庄的,你们到那兑换即可!”

    那壮丁头目拿着银票,看了看,见上面的签印俱全,并非虚造,便说道:“一两银子市面上要兑两千文,我可没有制钱找给你啊!”

    (作者按:清朝时期的银钱兑换比率,从顺治四年之后,便维持在1000文兑换1两银子的比率,自从道光年间白银外流之后,造成银贵钱贱的局面,道光十年的比率是1100文=1两;道光二十一年的比率是1300文=1两;咸丰三年的比率是2000文=1两。这个换算标准由于各地方略有差异,此处参照当时京城地区和清政府收纳税银的兑换标准。资料来源:《清代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研究》,陈锋著,武汉大学出版社;数据参考《大清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