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章 南方战云

最新网址:wap.88106.info

    第四十一章 南方战云 (第1/3页)

    出身低微的统治者或许都有无可避免的相似,譬如说燕北的实用便让邺都的钟繇想到一个人,大汉的祖先,高皇帝刘邦。同样的不管传统,甚至无视敌我,全盘接收下秦王朝给天下带来的遗产,这与燕北在太学的那番论调多么相似——只要有用的,就是将来的好传统!

    其实细细思虑,也不难理解。项羽是楚国勋贵,自有楚国之传统归仪;秦王更是如此,自襄公到始皇帝秦川君主三十一代,那得有多大的气魄,多深的底蕴,老秦人才不管别人的传统,就连商君变法都遭到极大的弹压,最后死无葬身之地。

    法不易变,可若是好的变法,对国家的好处也是无边。泱泱六国,说没就没,书同文车同轨,才有了周之后真正的大一统王朝。

    高皇帝刘邦就不一样,在实用主义者眼中,汉王没有什么底蕴,但秦王有,所以便有了汉承秦制。

    其实这世上哪里有什么传统呢?有用的,自然会被后人留下,成为新的传统。而这些有用的传统多了,便会使国家越发强大,能让国家强大、百姓安乐的才叫传统。

    否则不叫传统,叫陋习。

    而对大一统王朝而言,国家强大起来就足够了,强大的国家有自信的子民,而自信的子民不需要虚无缥缈的传统来支撑他们的底气,他们会用双手与智慧去创造将来的传统。

    就像西汉时的风气,那时候百姓不喜欢旧东西……布币、刀币、圜钱、蚁鼻钱,旧钱、旧衣、旧国甚至旧情,人们都不喜欢。

    没有人觉得那是不好的。

    是遵循古制还是锐意变法,这本身在任何时期都充满着矛盾。一方面变法意味着进步,而另一方面,亦会伤害旧法与新法中间的利益既得与未得者。

    用后来人的眼光去看,不过是轻飘飘一句时代阵痛,可谁又了解活在当时人的苦衷呢?

    燕北一句有用的才是今后的传统,等于认同了今文远比古文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wap.88106.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