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六章 参兖州军

    第八十六章 参兖州军 (第2/3页)

十余艘大船,一下便折损近半……这样的损失谁能承受?

    本就难以冒雨向南运转粮草,维护粮道顿时变得更加困难。

    “尽快吧,渤海的大船过不来,小船也要通到对岸去,这雨至少要再下十天半月,不能对河南军事无丝毫了解。”燕北按着连日降雨发潮的案几,道:“就是冲,也要把战报带回来!”

    管承领命走出中军帐,燕北撩着帐帘眯起眼睛,望向降下大雨的阴沉天空,仍旧愁眉不展,叹道:“这雨来得……若是普天同降该有多好,何薄于孟德啊!”

    河南在七日前传回最后一封战报,是告诉燕北南面的局势,曹操发兵大张旗鼓地越向濮阳,张辽担心是疑兵之策,在与阎柔协商后,命阎志领四千乌桓骑疾行向西,欲图赶在曹氏之前占领濮阳,被燕北夸赞为是老成之策。

    这样以来,曹操若真倾兵而来,速度未必赶得上尽数轻骑的阎志,即使只有四千乌桓,据城避战十余日也是力所能及,借这个时间便能让张辽在东郡完全铺开防御,借此撑过雨季等待大军南下;若这是曹操的疑兵之策,则对张辽而言更好。

    虽然范县城上插遍旗号,周围又满是乌桓营寨,但实际上张辽并未将主力放在城里,屯驻在范县的只有卑衍一部兵马,他则统帅部下最精锐的七千兵马驻扎在范县西面的乌桓营寨北面边沿,时刻准备伏击进攻范县的曹军。

    只不过战报中同样也有不好的消息,那便是横扫冀南的暴雨,仅仅蔓延到东郡北部,东郡南部乃至整个曹操控制的区域滴雨未下,道路畅通无阻,天空艳阳高照。

    也就是说,就算没有大河的阻隔,燕北在黄河北岸的兵马行进百里所耗的时间里,曹军就能行进上三百里乃至更多。若换成曹操部下以强行军称名的将军夏侯渊,便可疾行出八百里。

    八百里,够把东郡从南走到北再回去了!

    这样的天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