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四章 兵伏安市

    第一百零四章 兵伏安市 (第2/3页)

    “传令斥候向南洒出二十里,将一切能由三千兵马通过的道路报回来。各部该磨刀磨刀,都看好了自己背后的箭簇,给老子磨亮一点,再派几个胆大的细作往汶县走,给我探明了孟益匹夫和那些王八蛋到底想干什么!”

    燕北率军一路南行至安市城便不再继续向南,他憋足了怒火在这一路上等待着一场与孟益北上的遭遇战,可及至此地都没摸到孟益部斥候的一根毫毛,局势已经很明显了,孟益暂时没有打算领兵北上。

    “你对辽东南部熟悉,给我讲讲,这边的地形与局势,我军可能遇到的豪强。”士卒在安市城南部砍伐林木,于密林间修正出一片营地,燕北召集了几名部下,对潘棱问道:“这些事情你应当是知晓的吧?”

    燕北在辽东生活了十几年,但那时候他的年岁稍小。因为襄平北靠着塞外长城,处于辽东最北端,即便后来出门走马也大多向北的塞外或是东部的几座城池与乐浪、高句丽产生交集,对辽东南部靠近海边的安市城、汶城都不大了解。

    但这个新投奔他的潘棱便有所不同,武闪县地处海边,再加上藏匿林间为盗匪之首,流转于南部各县,这些事情潘棱应当是知晓的。

    潘棱年岁与燕北相近,而又非常钦佩燕北率叛军走北疆入辽东的事迹,这几日可谓俯首帖耳,此时听燕北相问连忙起身拱手说道:“回将军,潘某的确知晓!”

    “安市城在先秦时尚未做县,这只是长城外一个与外族互市的位置罢了,后来到了先汉才归属辽东郡。后来又有一段时间是汉与高句丽争夺的地方,到了现在,安市城如您所见,也并非什么大县……至于您问这周边地形,多山多小河谷,再就是茂密的野林子,您若要与南边的孟益一战,便就在这里吧,这边的密林不易被斥候察觉,道路又就那么几条,只要围住孟益,只用弓弩便可伏击于他。”

    燕北点头,头脑里想的却是其他的东西。这潘棱是辽东人,对辽东南部足够了解,今后倒是可以重用,只是尚且不知脾性与才学如何。另一方面,今后他若想在辽东立足,重用一批辽东本土人士是必不可少的,否则就跟自己一同过来的冀州人,他们对辽东不够了解。

    这也是自己的弊端。

    “那这边的士人、豪强呢?”

    提到这个,潘棱扑哧一声笑了,高昂着脑袋对燕北说道:“将军您从冀州过来,可千万别以为咱辽东有什么大士族、豪强,整个辽东才几个人,若说称得上豪强的,汶县有个田氏,在海边晒盐贩盐起家的,手上有两千多个佃户;平郭有个公孙,跟襄平公孙有近亲,和辽西公孙是远亲,嗨,这辽东辽西就数姓公孙的多,其实谁认识谁呀,他们家有两座邬堡,过去专门给州里运木头,有千把人,但枪矛肯定是不少的。”

    “运木头?”

    “嗯,您看周围野林子,辽东南边能用得上的也就是海边的渔盐、林里的兽皮,再有就是山上的木头了,这些林子最多的就是栎木,是做枪矛杆子、也是盖屋搭院的好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