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趁机因势利导

最新网址:wap.88106.info

    第三章 趁机因势利导 (第1/3页)

方少云在思考,而在场的村老为这事争论不休。在场村老论辈分与方少云一样,年龄却都已超五十了,在古代属于长寿加见多识广的长者了。可在方少云看来这些村老的见识除农活,其余见多识广一词要反过来理解,那就是孤陋寡闻。

    方家村远离县城又不靠大道,古代人广见识广的途径之一的戏曲数年难见一回,行人流传的杂见逸闻也少有听说。至于那秀才不出门,能知天下事一语,靠得主要是书。但方家村只有少许儿童经过启蒙的外,那大部历史类的书籍根本没有,况所谓识字者大多数只认个千八百字,就这还只是少数人,教他们能有多少见识?

    见识少眼前这局面他们就猜不出、看不透,以至于所提议的应对想法说无济于事还是轻的,说重一点是自寻死路。比如有人主张妥协,说不就是风光大葬吗?花个三五百贯也差不多了。至于披麻戴孝去现场跪祭,死者乃是老人,年轻人去跪一跪也不算失面子。这话正常情况下不错,钱赔了,错认了,既认打又认罚还要怎样?

    可这个主张的村老根本不去想或想不到,对方谋划多年现在又与官府里人勾结上,就如鳄鱼张开大嘴,三五斤肉是填不满的。据方少云估计少说三五千贯才可能将眼前这事抹过。

    不说抹过今日明天这鳄鱼嘴还会再张开,食髓知味欲壑难填,谋深虑远心黑手辣的陈堡主那会善罢甘休。就说眼下赔偿,村民没多少现钱,只能卖田地赔或直接赔田地。

    方家村五百多人,一千多亩田地人均三亩,每年所产仅够糊口,赔了田地让大家勒紧裤腰带?分流出去?前者不现实,后者力弱了,下次陈家欺侮起来更容易。

    当然也有人不同意妥协,认为县官判了也不是终审判结,还可以上诉,还有上头来复审。毕竟事实具在,械斗误伤赔上三五十贯最多了,所以只需安稳家中坐,不用主动上门挨宰。找上门时好说话,到时讨价还价还可能省些。

    这主张的人更没看清形势,说话不错,偏听偏见的判决上面会批驳下来,还可以上告辩白。他们那里知道此事圈套己成行动开始,你不出血他们付出精力加金钱岂肯白费劲。真杀人官判而杀当然杀不了或极难,可他们最大的目的不是杀人泄愤而是单纯要钱。

    为这个目标县官完全可以多抓人、多抄家、多上堂审问,关在牢房也可以多吊打、多饿饭、多受寒。反正明杀不行暗杀,不暗杀也将青壮拖杀,弄个半残不死。

    拖到后面判几个流放总是行的,判重了上司批驳还可以说:事出有因、实据湮没、遵上官裁决。最后还少不了得赔些烧埋银子,还是有嬴无输,只不过赢大赢小。

    这个结果还只是一时的,一计不成还会再生恶计,总而言之这陈堡主不可能善罢甘休。而方家村这次没大伤筋骨逃过,心不甘情不愿的陈家,欲壑未填的官吏胥役,很快会再次行动,只怕一小口一小口,方家没多久就会啃得骨头不全。

    至于有说索性大干一场,让水完全流不到陈家堡,让他们绝收,看他们会不会上门来求饶。到时候什么风光大葬,还有披麻戴孝跪祭,及赔偿损失,到时不送礼上门卑辞讨饶,就不分水给他陈家。

    对这个叫嚣方少云只能评为白痴,这不是老寿星上吊----活不耐烦。现在人家正挑事,千方百计才弄出命案还不是铁案,最多只能算误伤。现你想把头送到人家刀口,说你愣头青好?还是说你嫌命长好?

    其实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wap.88106.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