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百年大计树人

    第七章 百年大计树人 (第2/3页)

或能造成,也只能杵在工地那也走不了。

    关键还在于拱桥不利于陆路运输,而这桥通船可能性不大,所以方少云只能放弃转学英国伦敦桥,弄个可吊桥板桥孔,这事也算超前解决了,不至于桥造成等船过时抓瞎。

    没石匠方少云只能又亲自去作指导,此时他处处作指导,效果是非常好,往往超过专业人员。尽弄出人们没听闻新点子,新办法。

    此时他的形象反正已经是够妖孽,天神附体一般,远远超出能者无所不能之言八条大街也顾不了。六岁小孩也没外出过,如此聪慧能干,不是天神谁能做到。

    现在连方父见儿子都有点敬畏感,可以说言听计从,至于其他族人没个敢二话,现在他成为实实在在的少族长,还是站台前的少族长。方父与几个村老议事,村老会问这少云弟怎么说,这让方少云也有点啼笑皆非。

    可他苦笑归苦笑,这时节不是温,良,恭,俭,让之时,不着力看冷眼吃亏还是自己。乱世将至,自己还是历史超级小白,说不定努力不够而遭殃。好在眼下只有数百族人表现,再妖孽也就妖孽了,妖孽多了也就不妖孽了,不然自己不干谁干?

    造桥只能让泥瓦匠来干,好在村里这个还有几个,将最好的派出方少云指导已是最强搭档。若有水泥灌浆这桥墩造起来更牢更容易,可惜这个没有有三合土填补也比没有好太多,毕竟这水很平静。最怕的只有洪水,为了阻碍或消减洪水威力,他已经让人将垦荒出来最大的石块扔到上游,形成一条透水的拦阻线,期望能够有用。

    泥瓦匠凿岩石,如何垫塞摆石块等不怎样,基础的尺寸,角度,直线之类没问题。因而方少云不用每时每刻盯有工地,开始布置好指导一下具体操作,又得忙下一项。

    下一项是什么?古语有言一年树谷,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之前他提过要办学习班,少儿队条件不成熟,因那时地太忙,现在各项基本上步入轨道,稍可有闲。另外临时住宿房屋工程先期已经完工几间茅草屋,现在有村老们集中议事的,有托儿所的,空闲的方少云预定下了。

    百年树人,方家人并非不知道,其实中国古代宋朝算得上是文明昌盛,读书人比例高的朝代。而方家原也是大家族,只因逃难丢失财产不说,当年只顾避祸定居在穷乡僻壤,以至于越来越穷,读书渐渐变成奢望。

    方家读书人越来越少,不等于他们不想读书,这也是方少云提出办学习班,其实村老们心里很热火的。之前当方少云成为神童时,他们就热火过,只盼十年廿年方家能有个少年进士光宗耀祖。

    各家对于次日开办学习班,适龄小孩都要到的通知没有意见,因为他们与村老的梦是一样的。说没意见对也不对,他们对女孩也须参加有点抵触,也许说抵触过分,有些疑惑与不理解确实。

    只是方少云如今如神仙一般,他通知说:'某某,告诉大家明天学习班开班,别迟到。'听到吩咐之人马上回答:'好的,少云叔叔。'

    吩咐完方少云还有事干,找木匠做黑板,及试验制粉笔。好吧这事他疏忽了,黑板,粉笔不定今天明天就能用。可他真不是神。前世****一个,打工时最多时才管过几个人,十次九次是最底层那个。魂穿后记忆力好像有进步,可这时这里急那里急,还是将这事给忘了。

    之所以急用黑板,粉笔,一来后世教育经验肯定高过古代人。古代人教书塾师捧着书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