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百年大计树人之二

最新网址:wap.88106.info

    第八章 百年大计树人之二 (第1/3页)

另外拼音字母与已有的韵,切之类注音方法有点异曲同工,只是比它们更简单,标准,方便,实用,所以可以用。就是那个字母对中国人而言,用惯方块字觉得怪异,可稍加修改形状推出。

    主要是眼下推出有点早,二个时代官话完全不同,直接用后世读音标不可能,标这个时代语言的音工作量非常大,他力所不逮,也没有这个时间。

    这些纠结不大,用什么启蒙课文让他为难不已,千字文?蒙童诗?百家姓?或则三字经?这些东西都不够理想。即使是号称浅易,易上口的三字经,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就这几句听着简单,实际上什么是之初,什么是性,什么是相,对稚童来说实在太虚,理解太难。故而古代塾师先只教蒙童背诵,等有一些功底再一遍遍解释,不过理解不了,小孩记忆也困难几倍。

    这个不好,反复思考后方少云决定用后世的方法,即使没有现存课本,边教边编也比教三字经好。所以学习班第一课,他拿炭条在白板上写下的是人,头,耳,口,鼻,手,足----等十几个字。

    这十几个字都关于人的本身部位,易引兴趣也能让小孩彼此游戏,让他们互相指认背诵,错了就捏对方相关部位。这让小孩们学习时兴高采烈,字也更易记住。之后是教房子,门窗等家具之类与及山石,水土等物品名的字。此后是动词如走路,流水等等。

    这完全是方少云随想随编随教的,而且是随着教授时间增加,小孩聪慧程度显露,逐渐在他们群体中分出几个层次教,这就是复式教育。这完全是你能学多少就教多少,而不是统一进程。

    因材施教后世在初等教育中已不采用,这是这时代讲究机会均等、人格平等。而现在方少云只想早有助手,小孩家长也只责自己孩子不够用心,根本没人说什么。

    如此教了几天中间常有人来问事,再说觉得好些东西只有自己能做,拴死在这里不行。可村里只有父亲学问点,让他来帮助自己说不过去,况且方父现在也忙,处处需他把总或盯着。

    方少云现在于村里大多数事虽可以出出点子,可如大人般现场跟着干不行。对村里的情形方少云更说不上有多少了解,跟同龄人也只是办了学习班才开始。

    为此他只能找父亲询问,村里可有稍胜任教书之人。方父吧唧下嘴说:''整族里能认个千八百字的就几个,只怕学了也忘了,更不提教别人。''

    听到此话方少云心里彻底凉了,这样的识字人还得先培养几年才行,若如此直接将小孩培养出来干脆。''不过。''方父说话大喘气,这个一来是事情有点为难,二来也是逗逗儿子,这样的机会不多。''你母亲其实识字比我还多。''

    怎么回事?方少云难得有点小朦。不是古代妇女识字更少吗?况且还是农家女子。不是大富大贵家族,小女孩反正不用干什么,闲着也闲着无聊,愿意认字就请老师来家教几年。其实这样的人家真一字不识出嫁后如何管家?还被婆家人看不起。

    从方父口中才知道外公乃塾师,二儿一女,母亲小时候跟着外公读书。非常聪慧,远超其弟,以致外公常叹:'我家只有凰没有凤啊!'因外公家很远,数年不曾走动,方少云才不清楚。

    意外得知母亲乃小才女,方少云找到了托儿所,其母正负责这一块。听到儿子请求方母语带幽怨、苍桑,一声轻叹:''跟你外公就读了三,五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wap.88106.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