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打探形势地理

    第十七章 打探形势地理 (第2/3页)

里声音噪杂,因基本上是周围中老年人,相互之间非常熟,往往一人走进来数人问候。'老张,早。''有空啊,几天不见。''坐这里来。''老张坐老位置。'进来的人也是东西各方向点头说几句应酬,并与老板答话:''照老样,送老林那桌。''

    都是中老年男人,话题与妇女家长里短有些不同,又因熟悉或邻里,仍然不能脱出乡邻细事,只是女性趣闻轶事更多讲更引众人附耳。

    方少云到此间喝茶不是想听这些,果然一会儿有对话响起令他竖起耳朵:''你见到昨天想混进城的那几个混混没有?''一人提起话头。

    ''听说被阿土刺伤一个?''隔壁桌知情些。

    ''这些人偷鸡摸狗,县尉不放他们再进城,城里清静不少。''庆幸者对同桌言。

    ''唉他们逃难家没了,几年来官员每年筹钱救济,能有多少?''同情者反驳同桌。

    ''蒙元军攻襄樊死人不少,只怕后面会更多。''忽然想到问题根源者。

    ''是啊!城攻不下,四周百姓遭难。''同桌接声。

    ''老王你在县里当差,襄樊怎么样了?''远处有人喊话。

    ''这你知道有啥用?''老王有点摆架子,见几人望过来才说:''听县尉说朝廷派李庭芝将军来援救。''

    ''李将军不错。''

    ''对,对,有他来就有希望。''赞和声较多。

    一次早茶收获还蛮大,首先确定昨天所见是襄樊战乱的难民,已经有几年了。方少云不知襄樊打了几年,好像说是八年,据这消息看襄樊失守总有三四年左右。虽然具体时间不知道,大致也能按这个时间安排。

    从茶馆没听到其他消息,吃过早点方父方少云带人先去南货店交给六十瓶酒,拿回一半酒价。随行二人见钱有点傻呵呵,他俩知道这酒乃是方少云从滤不出的酒糟里捣鼓出来的。如今只拿着四分之一的钱就能买上三百斤大米,全部拿到手岂不是喝完酒,还有得赚,这等好事只怕神仙也难做到。

    关照二人先回客栈,方父方少云沿街走向县城最大的铁器铺。二人只提几种样品及二把剑,此次打造共打了四把,完工配柄与鞘只有二把就全带来了。

    这类店铺掌柜肯定是个行家,二人货物拿出一看就知道优劣,评价说那菜刀之类比一般货质量好,可以提高收购价二成,农具稍差,可以平价收购。因只是样品,具体要见货边检验边计价。

    这些谈判比较容易,售价是公开的,销售时讨价还价波动不大,铁器不会坏不过时,一般来说不讨虚头,看得中买,这样销货也这样收货,往往是自有工场,收货价八成,这一来不用多费口舌。

    这个谈毕方父解下背负长布包拿出剑来,掌柜见鞘实在不入眼,勉强接过掂掂。看一下外表有些懒散地拔出剑身,一露面他眼睛即被勾住不放,只见剑体微黑而刃口有丝银白,显得古朴文雅而不失锐气,所谓先声夺人。

    此时他忍不住将剑全部拔出,见剑身细长均匀,轻叩剑鸣脆亮,转头向二人望去,方少云点头示意。铁器铺掌柜见到方少云表示回头看方父,见他没有反对表示提剑挥一下摆了个起手式。然后吩咐一店员拿来铁条轻砍一下后查看剑刃,再重些砍下,如此三次才将剑归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