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打探形势地理

    第十七章 打探形势地理 (第3/3页)

    此时才摇头长叹,方父见了有点担心,忙上前问掌柜'货物如何'。

    掌柜回头又看方少云一眼,见他不动声色又摇头叹一声说:''剑是好剑百里挑一,只不过剑柄剑鞘太差,材质差做工更差,这影响售价,毕竟剑是文人用的多,又是细剑更讲究这二件外观。剑体处理不错比较独特,质量更无话说,为什么这个如此马虎?''

    ''不是马虎是没技术,没人会干。''方少云不隐瞒。他没见过真剑,前世没弄过艺术,方家谷只有农村万能木匠,要制作出好剑柄剑鞘难度太高,还要有一点时间去摸索与经验积累。

    方少云很坦白地承认,让掌柜看不懂二人中为什么一个小男孩才是拍板的人,更惊讶的是似乎小男孩更懂铁器。这个疑惑不影响讲价,二把剑掌柜出价八十两银子(不全部是银子或是等价纸钞,不过纸钞会先花,银子价值稳定而后花。),因为这剑柄剑鞘还需找人另做。

    方少云咬定一百两,原因是主体已成这附件不值多少,或者柄与鞘装饰华贵售价也会上去。他开出另一个法码是如此的剑他会源源不断供应,只要保持价格与能收购。

    源源不断供货的承诺让铁器铺掌柜屈服,议定尺寸方父回客栈取货过来交易,方少云仍留下观看店内出售的产品,询问掌柜些相关的事,如铁矿本地可有,有没有发现比较奇怪的石头等等。

    不一会儿二百来斤菜刀等刀具及山锄等农具独轮车运来,掌柜亲自一件件看过定价,最后付出一百十六两一钱多点货款。这好在是二把剑一百两,不然连酒加铁器共二十多两银子,看来还是搞精品有出息。

    不过二十多两银子能购买四千多斤粮食,够百人吃一个月,而方家谷付出的劳动也不算多,加上家里剩余铁不少,枪头一百等等,卖剑有百两银子,算来方少云的二用技术投入收获更丰厚。

    铁器交易后只剩向仙客来交货,及一些藤编之类要出售,这些方父能干方少云就不管了,独自一个人去逛书店。其他东西列个清单就可让方父去办,买书还得他亲自挑选。

    进书店前有些期望,进去后一看失望一半,原因是书的数量实在不多,再一找只剩下失望,那是想找的书实在难见。此刻方少云最需要是如之类,这些对他有实用或参考价值的书籍,或地理,本朝历史,地图等书籍,却是一本难求外,还受一肚子气。

    受气是书店老板或旁人见他年幼却一本正经挑选,还咕哝着为何难找有用之书。这当然会让老板不快旁人不满,方少云不会与他们置气,心里有的只是无可奈何。这古代出书难,书更贵,什么热销卖什么正常。

    次日八辆独轮车满载粮食启程回山谷,方父方少云未随行,他俩还要采购一些东西,方少云更是要打听四周的地理人文,及更详尽当今襄樊情形。

    为此喝了二次早茶不算没收获,只是听到的消息太零碎,真伪难辩。古代资讯掌握在官府手中,透露到民间都是偶尔随兴的,宋代没明代那种邸报,这样一来想打听消息之难不是一般大。

    至于民间传闻速度真有可能比官府快,如某城失守之类外在事实,传播速度有时快过人行走。这些消息对整个形势判断作用不大,况且现在宋元战局僵持,方少云知道关键在襄樊,想打听详情不可能,可他总得尽力而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