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逐渐步入轨道

    第十九章 逐渐步入轨道 (第2/3页)

靠的,如此热情接待让他们当然感激不已。

    可现在方家谷的人荤腥比以前多食不少,今天这一餐本不会让他们很兴奋,只因方少云特别批准了五十斤烧酒招待。这烧酒刚运了县城销售,每斤十斤粮价,这价钱是肉的三四倍,真心有点吃不起。

    亏得方少云定价五工分一斤,这虽说不算便宜,每日喝过份点一个月喝几斤没问题。喝是喝得起但心里再馋涎没有用,之前的成品只有数人尝试过,大多数人听尝过新的人那极度回味的样子只能吞口水。

    对于酒的品质他们没有丝毫怀疑,能一换十他们没听说过,更不会怀疑城里人的味觉。方少云从县城回来就安排酿酒,可酒是在酿,计划是优先外销,期望一段时间了,今天尝着还是白喝的怎不欢乐。

    欢迎酒喝过,次日学习班又添新人,加起来八十多,重新分成二个小班。学习班好在是复式授课,只将八十多人按水平分为初级班与中级班,只不过分了初,中二班,其实识字最多也没有一千,这分班主要还是将接受程度较快的小孩尽量分一起,加强培养。

    方少云的目标是三年达到后世小学毕业识字,初中生作文水平。这样才能派上用处,到时在自己带领时学各种机械制造,包括造船炼钢及操纵火炮等时,就可以将自己的初中物理化知识及实践经验教会他们。

    最主要是到那时他会将科学精神传递给这些孩子,他知道自己学习能力不错研究精神不足,就数学为例,就算他知道指数,对数,数列等,让他研究一辈子怕也不行。

    但他教不了也能给孩子们打开一扇门,说外面的世界很精彩,眼花缭乱不易看清楚,你们大胆去探索不要有成见,这样才能真正触摸到真实的世界,只有一条才是你们的指路明灯,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学习班方少云现在已不大顾问了,这些事具体由母亲与表哥操劳,他只负责编教材。他编的课本有很大随意性,实用为主、不提孔孟。好在表哥不受传统文人影响,不然对这里的教育方法肯定会有些纠葛。这也是方少云不想聘请老儒生来教书,请是难请,真来个老儒生会麻烦不小,肯定会指责这是误人子弟。

    教书方少云差不多做了甩手掌柜,少儿队却抓得很紧,少儿在后面二批人中比例较高,加一些孤儿,总的人数增加不少,但少儿队人员增加不多。这个原因乃是一些女孩能力不足,比较勤快,老实本份,分在蒸酒,制瓶,养殖等工场。

    也有几个女孩教授了加减法,分在各劳动小队当记分员兼统计等,这也是如逼人跳河,这些女孩才识几个字就让她们干这事,唉,谁叫方少云不会灌顶大法,一时那里找出合格人才来。而且是方少云将接受能力越强,越聪明伶俐的带在身旁不放,超龄也没放,要着重培养。

    比如现在方少云带着少儿队在试验纸甲,炼铁成功就可以铸造,正反合模不是难题,有一正模为模范再制另一块模板就行。暂时难点在坩埚太小,解决办法是大炉子大坩埚,或多炉子多坩埚连续浇注。

    大炉子大坩埚暂时不可行,那原因是经验未摸透,也没有太多矿石要炼。既然大炉子方案暂时不上马,只能先加炉子连续浇注。连续浇注也有不足控制质量也难,因为铸件不大受力不高而暂时能满足要求。

    虽说试验,方少云也没想浪费,索性弄个纸盾牌模型,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