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强弩试验成功

最新网址:wap.88106.info

    第二十一章 强弩试验成功 (第1/3页)

垦区走了一圈,与方父及众村老谈了散播与堆肥等事后,方少云来到养殖七岛。这是他起的名字,就是指湖中七块露出水面的小陆地,加起来不过数十亩大小,为叫起来方便易辨识,养殖七岛也是名正言顺。

    这七块小陆地鸡鸭鹅,猪兔都养了不少,就是成熟的大猪母鸡鹅鸭等都不多,所以为方家谷人提供足量鸡蛋与肉食还有段距离。

    现在七岛因为离得近,大多数是土堤连接,少数搭了木桥。现在湖里还没有船,这事方少云已经有考虑,只是木匠人少没空闲,所以先放一放。暂时船的用处还不大,不久捕鱼及运输就必须要用,还好湖不大船的要求也不高,马马虎虎自己能造。

    方少云到养殖七岛,一个是堆肥无害化处理,让七岛空气及地面环境也好些。第二个是他突然从堆肥上想到养蚯蚓。蚯蚓可是优质饲料,用无害化处理的肥料养殖一举两得,多了饲料多了肉也优化了肥料。

    方少云向负责养殖的村老提了自己的建议,虽是建议村老表示即刻会办。在方家谷方少云是隐形族长,方父都听儿子的,方父原是方家村第一号博闻多识之人,其权威不仅是族长,还有公认的有知识。现在他都对儿子言听计从,其他几乎斗大的字不识半箩筐的村老还有什么不同意见。

    春耕准备就绪,养殖方面也看过,次日他去了土楼建设工地,因春耕重要,工地上不大热闹。这还不是插秧时候,到插秧时怕会停工一段时间,拔秧,插秧都是一株株秧苗全从手上过才行,非男女老少全动员不可。

    这个还是古代秧苗插得稀疏,后世采用是密植方法,如果也采用密植技术,以方家谷的劳动力,根本完不成现有开垦水田的插秧任务。

    增加植株能增产这个方少云当然知道,但他一点也没有向方父等人提及过。后世是人多地少,方家谷土地宽绰,后世有化肥支撑,方家谷乃新垦田肥力不定足,弄那个密植毫无必要。

    到是稻草还田,冬季晒地,沤田等一些后世在化肥时代前的,增加土地肥力的方法适时提一提,这些才是这个时代适用技术,可以大幅增加土地肥力也等于增产。

    增加土地肥力是增产一个途径,另一个途径是改良种子。古代也选种,不少老农将最强壮饱满的颗粒筛选出来作种子,这不能不说是个好方法。只是这样选种最多只是将植物原有的品质传下去,不可能改良它。

    改良果树可以嫁接,这技术这时代果农早已经有了,不过只有一二人试试,有点成绩往往囿于原有成功沾沾自喜,不敢也不想大胆尝试,所以这个改良很缓慢地前行着。

    粮食作物无法通过嫁接来改良,除了地域适应变化,偶尔选种通过培养能出一二个优良品种那是中奖,在这事上人的主动性作用微不足道。

    通过选种确实能够改良品种,方法是从大田寻找异常植株穗子数十,各小块单独种植,选表现优良的次年再扩大培养,下年小规模种植,如此数年后才能稳定。

    为何如此麻烦?那是基因突变的种子会呈多方向变化,所以同一穗种子会培养出不同表现的植株,有穗大丰产的植株,也有表现相反的,需经过多次种植筛选过程才能得到品质优良又稳定的新植种。

    通过授花粉杂交能更加主动改良品种,这个技术太难,方少云前世只见过杂志文字介绍。他没想搞一是难二是没条件,如没有许多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wap.88106.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