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强弩试验成功

    第二十一章 强弩试验成功 (第3/3页)

驽臂是威力保证之一,有弹性的东西很多,受力反弹乃本能,受力反弹迅捷且输出比大这个不易。所有弓弩材料将受力几乎百分之百反弹出去是可能的,差别在于时间,这时间越短越好,而弹性钢应该比传统弓弩材料好。

    方少云之前已经得到钢弩臂,这材料肯定比不上后世的钢材,他与几个铁匠认为能制好弩了。弩臂有了就该解决弓弦,弓弦向来用动物之筋或自然纤维绳,如牛筋最长用,用动物之筋或自然纤维绳最大缺点是怕潮湿。

    因动物筋或自然纤维绳作弓弦有不足,后世高强度纤维又不可能生产出,方少云想用钢丝试试。只是钢丝不好弄,无法煅打只能拉拔,而拉拔这模具也难搞。

    用坩埚偶而得到的高碳钢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总算弄成一套从粗到细模具,拉拔仍然是困难重重。这钢丝连续冷拔不可能,热拔也不可能,只能温拔,还一边加温一边拔。这样做不是电加温,控制只能凭眼力,火旺快拔反之慢些。好在短些能用,十几根钢丝绞成绳做成弓弦也好用,总算没白费工夫。

    有了这二样就缺弩身,这个又安弩臂又安弩机不能太重,用铁制暂时没有那加工水平,只得采用硬木。有了弩身就可以研究弹匣,这弹匣小能煅打制造,用簧片控制落下设计制造难度不大,也就是弩机一动掉下一支箭。

    方少云设计的弩箭比较短小,长度不足二十厘米,外表尖头有血槽加活动倒刺,箭身粗细一致可一拔与箭头分离,尾部射出后张开小翼保持稳定。

    所以别看箭短小不起眼,用的不少是后世黑技术,箭头三棱有槽尖细能破甲能放血,倒刺不让拔出,有后翼肯定比没后翼好。弩箭这样外形也是为弹匣设计省力,短小,粗细一致,就如长长的子弹,还能怎么样?

    方少云在铁工场忙碌十几天才完成一张弩与数十支箭,这还是有铁匠,木匠帮助下完成的。正确说他出脑力多,其他人出力气多,其中有倒刺的箭尖头只打了几支样品,试用一下能否有效。

    弩制造成功,下面是试验威力与射速,威力试验是百米外竖木板,看能穿透多厚木板。又计算铁甲重量与面积,打制一块熟铁一块低碳钢甲片,挂在木板上试验穿甲。结果这些试验让人兴奋,因为只看一项就满意,那就是低碳钢被射穿,杀伤力已经达到预期。

    射速试验是一人用之前试制的竹弓,按正常速度射击,使弩的人也一样。弩现在的使用方法是弩机一扳射出一箭,然后脚踏住前把,双手用把柄钩弦拉后上弦,瞄准一下再次射击。

    这次试验比较难定标准,弩射速基本稳定,而弓手有点随意性,所以试验几次,弩与弓射速比大约是六至八比十。

    这是一匣十箭情况下,换箭匣会慢一些,不过持续性弩比弓好,弓手射十几箭大多数手会软,之后越射越无力,而使驽一直保持一样力量,能在力竭时也射出穿甲之箭,射出箭支也比弓手多不少。

    除了这二项试验,还进行了射程与准度试验,因箭支短小,受风影响小,这二项试验众人也觉得不错,二百米尚能射中红心还有一定穿透力,这准头与杀伤力足予这距离无甲者致命威胁。

    另外又让少儿队及妇女试试,以后保卫战他们也是主力,特别是妇女,若人数不足,男人持枪挡前面,她们持弩乃是主攻手。这个试验也成功,就是射速稍慢,持久性差些,总之可行问题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