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十三章 发展地方事业

    第一百十三章 发展地方事业 (第2/3页)

织也不过可供五六人穿着。而合作社的劳动任务重分配比纺纱织布合算,一比较投入劳动时间就少许多,加上条件一好衣服多做,这一来当然缺口大了。

    一个产品的劳动生产力提不高又是必需品只有同等涨价来解决,这个办法只是重新吸引人投入劳动力于事无补。而要真正解决还是应该从提高劳动生产效率着手,这事方少云几年前已经考虑过,只因劳动力处处紧张,还是布匹可以向外采购,所以将此搁置起来。

    方少云当时是搁置而不是放弃,其实这搁置一方面是劳动力不足,另一方面也是根本没有相关技术与经验积累,一切都要从头开始研究。这一下子就研究出提高几倍工效的纺织机械不说绝对不可能,至少是难度极大的。

    他前世在几十处地方打过工,但后世纺织机械别说懂不懂,即使再精通也难照搬过来。知道虽搁置今后还是要搞的,方少云这些年搞来这时代的纺纱摇车与织布机,有空闲便研究一下。

    经过研究发现摇车只纺一根纱是极大的浪费,即使是气力非常小的妇女这摇车的力量也是浪费多于需要。要解决纺纱效率完全可以一台机纺多根纱,若手力不行还可以使用腿力。

    循着这个思路他让木匠配合进行了数十次大小设计与改良,现在脚踏型可以同时纺十二支纱,手摇也能纺八根纱。这个速度比原始摇纱车快了太多,应该能满足现在的需要了。

    纺纱机械已经研究出来织布机械也一样如此,织布在于幅宽与速度。这时代的布门幅都不宽是掷梭的力量不足,如将投梭力量加大门幅加宽,这生产效率就可以成倍提高。

    循着这个思路方少云对织布机进行了改革,因为木头强度不够,渐渐地用铸铁件代替,现在研究成功的是铁木机。铁木机门幅比现在的布宽一倍,梭子速度也快近一倍,如此计算是提高工效三倍多接近四倍。

    只是这机踩起来比较累人,要强壮人才能长时间操作,所以最好用水力带动。若水力带动一个人管四台机这劳动生产效率提高是更加可观。

    现在是设备研究出来了,而是考虑采用什么样的生产模式。让给各合作社生产太分散,方少云经过考虑还是作为城市股份制改造,由方家谷出设备,让一些商人出钱,招收城镇居民集中生产为好。

    就是水力织布可能离城远一点,这个没有办法,水力资源不受人的意志转移。还好这里是山区,到平原想搞水力驱动连梦也梦不成,只是此难题暂时不存在,方少云只将现在的纺织生产指派了人搞起来。

    纺织需要搞还有一事也要紧,这事是造纸、印刷、制笔、制墨等。这六县之地十几万人都要尽力让他们识字的任务很大很重,而物质需求也是极大。

    之前方家谷已经做到纸张自给,铅笔自在煤矿发现石墨也生产了出来。但现在是一下子扩大近十倍用量,这生产扩张速度也太快了,原厂扩大生产再建设新厂需要时间,原料、工人培训及相关机械设备也要拓源与时间去培训与生产出来的。

    这个方少云虽早有安排,但量一下子增加太多肯定供不上。好在军事扩展、民事夺权、合作化一步步都需要时间,等各个村的学校办起来,等成人夜校办起来还早,大概能够及时供应上。

    除了纸笔之类供应问题印刷的瓶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