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二百六十一章:巩固基础

    第一千二百六十一章:巩固基础 (第2/3页)

坐车一天就可以到荆州,从荆州坐车两三天就可以到达京都!

    人们在闲暇无事的时候,可以结伴到处走走逛逛,领略祖国的大好河山!

    只有各地的交流频繁了,才能知晓长短优劣,有对比才竞争,才能促成良性循环!

    当然这一切都得建立在全国交通网络建成的基础上。而完成这些任务,光靠吴顺一个人肯定行不通,涉及到道路规划,得成立一个专门的负责国土道路等其他事项的规划局!

    想到了规划局的巨大作用,吴顺立即告诉皇帝吴昊,让他下令,招募专门的人才,组成国土资源规划局,专司各种规划活动。

    由于这是吴顺的主意,吴昊直接让徐庶去负责这件事。

    有徐庶接手,规划局很快就设立起来并开始工作!

    首先他们要做的是道路规划,因为这是吴顺这个太上皇要求的,要在全国范围建成一张公路网,方便人们出行。

    目前,各州郡以及重要的县城都通了马路,可以考虑中巴车的营运,方便州郡之间还有各州郡与京都之间的联系以及相互的交流。

    在交通网完善之后,再进一步投放其他车辆,进一步加强全国各地的交流。

    要致富,先修路!

    春种之后,在全国刮起一阵修路铺桥的行动。

    在道路规划人员确定道路施工的路线后,人们便会自发前往帮助施工!

    大家都知道,路通了,就会有前往京都的车开进来,他们就可以坐车去京都看看了!

    据说京都修得威严壮阔,金碧辉煌,很多人做梦都想亲眼看一看蜀国的京都到底是什么样子……

    修路铺桥建设全国公路网,这明显不是一件一朝一夕的事情,不过在规划局的规划之下,马上就可以开始动工!

    中原什么都多,人最多!

    得知了修通道路的各种好处后,人们经常会自发出来帮忙,所以道路修得非常快!

    蜀国的各项事物都有条不紊的进行着,吴顺暗地里引导着一切。从农业生产到人们的出行活动,蜀国人的衣食住行,吴顺都考虑过并且做出了相应的指示。

    蜀国的官员们根据吴顺的指示,无比勤快的执行着。

    伴随着他们的努力,蜀国每天都有变化,而这些变化合起来,称为翻天覆地也不为过。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基础设施做得再好,国家的发展强大,得从根本上去提升。

    为了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吴顺命令农业部门的研究人员,开始研究新的种植方式以及新的农作物品种。

    要想农业得到快速的发展,单一的种植种类或者老旧的种植方式需要进行升级或者创新来。

    吴顺想提升百姓们的收成,于是想到了从国外引进新的农作物,比如番薯,比如玉米,番茄等等。

    番薯玉米都能作为粮食吃,番茄可以做菜,可以制成调教,丰富人们的口腹之欲。

    吴顺的想法只要提出来,自然会有人去实践!

    ……

    ……

    丢掉战争的吴顺,不仅闲不下来,反而更加忙碌了。

    他整天不是往工部跑就是往农业部跑,民生问题实乃国事中的重点,他不得不去关心。

    打仗为什么?

    军队是干什么用的?

    不都是为了保护家园,让百姓们安居乐业吗?

    保护百姓,一直就是吴顺心底的愿望。如今蜀国可以保护自己的百姓不受再来欺侮。

    那么吴顺现在的任务,就是让百姓们的生活往好的方向一路前行!

    除了农业之外,商业,畜牧业,吴顺也有关注!

    蜀国的北方,西部自己东北部并不适合耕耘,郁郁葱葱的草原,适合放牧,进行耕耘的话,会损害草原,导致土地沙化。

    先破坏再修复太麻烦,所以从一开始吴顺就准备保护草场!

    在北方,吴顺下令设立四大牧场,圈养无数牛羊马匹,牧场进行区域内流动性放牧,不能破坏草原的生态系统。

    由于划分了区域,牧场之间也存在竞争的关系,那个牧场表现好,会过得国家冠名,比如国家科尔沁牧场……

    为了荣誉,牧民们也是卯足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