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九十八章 鼓掌一分钟

    第九百九十八章 鼓掌一分钟 (第2/3页)

的两天预售票里面,也不至于很多场次都空空如也,还是会有人提前购票,而不是决定了一会儿要看电影才去网络上订票,这也等同是说这部电影还是被列入了很多观影者必看的电影,所以会提前很长时间订票,空出相应的时间来收看这部电影。

    有媒体也在几座大城市的电影院去采访一些等待检票入场的观众,大家的回答方式都很中规中矩,要么是以看看国家变化为主的主旋律回答,要么是以来看陈昊为主的追星回答,媒体也担心会造成观众们的认知错误,以为这是陈昊主演的影片,基本上还都会追问一个问题:“陈昊也只是客串和旁边,这个你知道吗?他主要的身份是这部纪录片电影的总导演。”

    “知道啊,昊子出品,必属精品,我们相信他拍出来的纪录片,肯定跟传统意义上的纪录片不一样,也相信他能将那些普通的画面,拍出带感的感觉。”

    就连在这方面拥有着最为敏锐直觉的资深媒体记者都必须承认一个事实——陈昊的个人影响力,你不能用多么大来进行定位,它已经是一个品牌,观众们认可的品牌。

    影片开始,媒体们依旧在各个大影院的休息室等候,他们知道,当影片结束之后,才是真正检验这品牌底蕴的时候,到底是保持自己风格的品牌,还是只要你陈昊出手那就是品牌、不管是什么项目。

    当当当当,四个大字,陈昊出品。

    这四个字,出现在一开始,陈昊在夕阳落下时,晚霞光芒之中,看着远处高铁快速通过的画面,说出了:“我来了,我的国。”

    影片开始,当一幅幅祖国现代化展现画卷展现在大家面前时,有陈昊作为从中穿针引线的那个角色,他的态度一定程度引导观影者的态度,譬如他震惊于如今跨海大桥的新技术,不会浮夸的去表现惊讶,而是会用一种我作为普通人民群众的角度,去发出自己的感慨,去提出自己的疑问,去期待它的应用。

    一个旅行者,怀揣着一颗普通的心,带给所有观影者的是强烈的代入感,如同自己到了现场观看到这一切,他们也很想有这样一次旅行,我们不去看大山大水了,看多了之后,回来看看我们祖国的大变化,一样会有惊喜。

    影片没有什么具体内容,即便是陈昊的出现和整个故事线的加入,依旧可以清晰的看到这是一部纪录片,会有一些新闻画面的回放,会有首长指导讲话和视察的画面,会有项目的一些发展史介绍,但不可否认的是,多数的观众还是可以看得津津有味,你会有些许的期待值,这一点点的期待值,即可称之为全程无-尿-点的保证。

    最后一个画面,陈昊从山顶到了海边,从日落到了日出,身边是车子,远处是跨海大桥,日出的朝阳照射在跨海大桥、海面和陈昊的身上,他给整个旅行和整部电影做了一个总结,呼应前面自己说的那句话:“我来了,我的国。”

    张开双臂,没有去怒吼,只是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