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5章 原因

    第805章 原因 (第2/3页)

写的,他并没有用写自己的悲痛,只说院子中的枇杷树是妻子死的那年亲手栽下的,现在这棵树已经长大,枝叶繁茂的样子就像伞盖一样,作者的高明之处正在这里,睹物思人,正是“此时无声胜有声”,把自己对妻子的思念之情表达的很含蓄,却有真实感人。

    而如果是美国人肯定就直接写“痛哭流涕”!

    外国人根本不了解我们国人的这种含蓄以及深沉!

    因此徐乾在看《行徒使者》的时候就感觉非常的别扭,或许在外国人看来那很酷,但在徐乾看来,我勒个去,这是主角吗?这不就是小混混吗?一点都没有陈永仁那么有魅力!

    因此徐乾还是拍中版的《无间道》,因为这符合自己的价值观,与自己的三观相符合!

    其次《无间道》拍的非常的美感,那剪辑,那摄影是有别于它之前的港片的!

    《无间道》系列某种意义上是港片美学的转折点,它比以前更加的精致了!

    《无间道》之前的港片(八十年代中期到九十年代),尽管也有严肃和偏文艺向的作品,但基本有几个特征:

    第一、以从业人员手艺的精熟弥补制作上的相对粗糙;

    第二、部部喜剧或至少大量植入喜剧元素。

    第三、做得再粗再烂,每部都仍有可说叨提点之处,总能有点给人留下印象。

    但《无间道》不同。

    自《无间道》起,港片真正进入“精致化”的阶段,这种精致化主要表现在:视觉表现的精致化和故事写作上强调整一感抛弃随意化。看《无间道》之后的港片,再普通的片子也会努力像拍广告大片一样把画面做得好好的,故事再无聊至少也往完整上讲。

    不要以为徐乾是在夸这种“精致化”,在这种“精致化”抛弃的是原来港片相对粗糙的画面质感和想一段是一段的感觉。这听起来不是好事吗?徐乾不这么看。港片的生命力在我看来来源于天马行空的想象力、无厘头的乐天个性和随和亲近易代入的氛围。

    这么一“精致”,优点消弭得差不多了,即便这路子是“正道”,但也不是它的长项。

    当然老的港片有优点,那就是亲切,也就是接地气!

    而《无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