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突厥偷袭

最新网址:wap.88106.info

    5、突厥偷袭 (第1/3页)

大业十一年(公元六一五年)八月,杨广在晋阳宫度完盛暑,因天气逐渐转凉,心念一转,又思赏玩草原秋色,于是传旨起驾北巡。

    八月的草原,虽然已是西风猎猎,草叶枯黄了将近一半,但大草原远远近近黄绿相间,劲风一吹,起伏有序,有如大海波涛轻荡,放眼一望,远无边际,尽管缺少春季的万紫千红,却也别有一番光景,一种情趣,令人大有心旷神怡,超然物外之感。

    杨广尽情地饱览了一番草原风光后,一时兴起,感觉很有必要换点新花样玩玩,方称不虚此行,于是欣然下旨,令随行妃嫔美人悉数下车,无拘无束地欣赏大自然美色。

    圣旨既出,众美人无不心领神会,为了博得皇上欢心,纷纷兴高采烈走入草地,有如众星捧月一般,挖空心思,搔首弄姿,各显神通,使尽各自看家本领,载歌载舞,娇呼嬉闹,团团簇拥在杨广身边。杨广不断转头环顾众美,见她们一个个姿态各异,在四周草丛中飘然欢叫,恍如大群仙女临凡,令人赏心悦目,美不胜收。有了这一浪漫情境催化,他不由诗兴大发,轻轻地咳嗽一声清清嗓子,摇头晃脑吟出一首题名《饮马长城窟》的五言诗来——

    萧萧秋风起,悠悠行万里;万里何所行,横漠筑长城。

    岂台小子智,先圣之所营;树兹万世策,安此亿兆生。

    讵敢惮焦思,高枕于上京;北河见武节,千里卷戎旌。

    山川互出没,原野穷超忽;撞金止行阵,鸣鼓兴士卒。

    千乘万旗动,饮马长城窟;秋昏塞外云,雾暗关山月。

    缘严驿马上,乘空烽火发;借问长城侯,单于入朝谒。

    浊气静天山,晨光照高阙;释兵仍振旅,要荒事万举……

    杨广那首诗尚未吟完,众人还没来得及出声赞好,却有探马传来急报——突厥始毕可汗率领十万铁骑,阴谋袭击皇上,兵马离此已不过二十里远近,乞请皇上尽快采取对策。

    突厥起于准噶尔盆地以北,后迁移高昌(今新疆吐鲁番)北山,因不堪忍受当地柔然族欺压而转迁金山(今阿尔秦山)南麓,以锻铁为业,还是无法摆脱柔然人的残酷奴役,被人们称为“锻奴”。

    西魏废帝元年(公元五五二年),突厥涌现出一位杰出首领——阿史那土门,在他的统率下,一举击败柔然统治者。以后,阿史那土门以狼为图腾,树起大纛(俗称“狼头纛”),建立突厥汗国,自称伊利可汗,从而使突厥人扬眉吐气,摆脱了长期以来的屈辱处境。

    阿史那土门身高一丈有余,力大无穷,能双手力分斗牛,自信天下无敌,因突厥汗国的成功建立,越发有了称霸天下的雄心,更加崇尚武力。他率领部下东征西讨,征服周边众多部族,占据了东自辽海以西,西至西海(里海)万里,南抵漠北,北达北海(贝尔加湖),纵横数千里广阔地面。

    阿史那土门去世后,后代因权位之争,分裂为东、西二突厥。西突厥历来与中土朝廷交好,双方常有使者往来,或通商互市。东突厥却不惜与朝廷为敌,不时发兵骚扰边境,劫夺边关百姓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wap.88106.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