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五十九章 一诺重千钧

    第九百五十九章 一诺重千钧 (第2/3页)

 其他变故,那就大势已去了!所以,臣请陛下亲自下诏,派勇者突出长安,组织临近郡县驻军前来勤王!才是万全之策。”

    在回来的路上,司马相如已经反复衡量过这次事情的轻重缓急。如果长安内外事不可为,也许真的只有召集天下兵马勤王,才能够迅速的平息这场突然而来的暴乱。

    司马相如一向以处事稳重而闻名。看到连他也变得这样急迫,其他人不用多问也明白,事态确实已经非常紧急了。

    “真是可恨!乱臣贼子谋逆也就罢了,细柳营的入城军队,难道都是聋子和瞎子吗?他们竟敢听从叛逆者的指挥乱杀无辜,并包围未央宫……这、这简直是岂有此理!”

    有大臣在旁边发出愤怒的呼喊。这正是事情的关键所在。如果没有细柳营重甲骑兵的参与,仅仅只凭着宗室势力作乱,并不能成就太大的气候。可是现在这把锋利无比的刀,被叛乱者握在手中,就十分难办了。

    “是臣之错也!我先前考虑不周,本来想要借助细柳营驻军,防止更大变乱发生……没想到,形势会糟糕到这种地步。臣虽死难辞其咎!”

    东方朔痛心疾首,悔恨无极。如果没有当初自己的提议,也许就不会发生这样的事了。人心之险恶,就算是以他的智慧和洞察力,却也防不胜防。

    皇帝刘琚脸色虽然有些苍白,但却显得很镇静。他轻轻摆了摆手,示意东方朔不必自责。然后抬头看了看围绕在他身边的这些忠正臣子们,不禁叹了口气说道。

    “你们都是社稷之臣,在这件事上没有丝毫的过错。是朕自己识人不明,用错了人。更是没有认识到长久以来宗室中的不满,才发生了今日的祸乱……如果因此而连累到大家和长安民众的安危,皆是朕的过错!若事情真的严重到了那种程度,朕会自己走出宫门,去向外面的将士们宣诏,让他们退出城外……。”

    “陛下,万万不可……啊!”

    皇帝刘琚的话还没有说完,就被人急声打断了。只见有几个须发苍白的老臣扑倒在阶前,大声劝阻。而为首者,正是三朝老臣大司农石宽。

    皇帝住口,面带哀伤之色,看着石宽。这位老臣的孙子石侠,今夜死在了长安街上。在府中听闻噩耗之后的他,却并没有顾得上悲伤,而是在第一时间和其他许多人一样,赶到未央宫中,以自己的残弱之躯来维护这座帝国中心和天子的安全。这些忠心耿耿的老臣,年纪虽老,热血却不输少年。

    “老爱卿……你们不必过于担心的,大汉帝国的军队,难道会对他们自己的皇帝举起手中的刀吗?”

    “陛下!细柳营驻军素来以军律严格闻名。在紧急情况下,军中但知将军令,不闻天子诏!难道,陛下没有听说过当年文皇帝入营犒军之事吗?”

    听石宽说起往事,所有人心头既沉重又黯然。果然,他说的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