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百一十五 文官们的骚动

    九百一十五 文官们的骚动 (第2/3页)

楚,地方官不如中央官好,大明最牛逼的官员就是扎根中央熬资历最后熬进内阁的一群人,而在大明真正能呼风唤雨的也就是六部尚书和内阁阁老,这是很现实的情况。

    跟随萧如薰的不是地方官就是南京的官员,都属于原先二甲三甲甚至是举人出身的官员,没一个翰林官,这些人对翰林出身的人有多么羡慕嫉妒恨,从他们的言辞之中萧如薰就能充分的理解。

    看来这天下读书人里面,生员对秀才是羡慕嫉妒恨的,秀才对举人是羡慕嫉妒恨的,举人对进士又是羡慕嫉妒恨的,进士团体内,三甲恨二甲,二甲恨一甲,非翰林恨翰林,总而言之一级恨一级,总有矛盾点。

    所以这样一群人搞出个党争什么的真是一点都不奇怪。

    也正是因为这个,才能给萧如薰足够的机会钻空子,许诺南京中央的往北京中央跑,许诺县令往知府升,知府往巡抚走,巡抚呢则力图送入中央六部,反正每个人都给一点盼头,让他们老老实实给自己出力。

    很明显,这些人也知道他们自己能走到什么位置上,但是每个人都想往上窜,所以距离京师还有五天路程的时候,这些人开始第二波冲击,每个人不约而同的拿出一些银票当作礼物送给萧如薰,说算作助军之用,小小心意不成敬意。

    从一万两万到十万二十万,俨然是把这里当作买官卖官的地方了,这倒是让萧如薰有些吃惊,不过吃惊之后也就坦然了,他们送钱出来,当然要接受了。

    虽然在东南那儿抄家土改弄了不少钱,但是钱这个东西就和韩信点兵一样多多益善,你给我多少都不嫌多的。

    毕竟以后天下平定了要做的事情还不是一点点的多,每一项都是钱,都要有钱才能搞定,而且大明的银本位尚未完全确定,张居正首次确认了白银在税收中的地位,但是如果规范白银使用显然还没有完全做到位。

    当然他也做不到位,隆庆开关以来的大量银元都在地方不在中央,国库空荡荡,户部国库空的都可以跑马,没有足够的白银储蓄还搞什么银本位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