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千一百四十五 治蝗(上)

    一千一百四十五 治蝗(上) (第2/3页)

稼。

    可笑,可悲。

    解决不了什么就把对方封神祭祀,从来不身体力行寻找解决方案,一味的求神拜佛,这就是恶果。

    也是破除这等迷信的重要性之所在。

    蝗虫是历朝历代都非常头疼的问题,怎么治理也治理不好,所以才逼着老百姓建庙祭祀求上天保佑。

    但是历朝历代也不是束手就擒,也不是不找其他的办法来对付蝗虫,只知道祭祀。

    汉代开始就官府出钱收购蝗虫让民众组织扑打的情况,到了唐朝唐太宗亲自带头吃蝗虫,带动了民间吃蝗虫的习俗,人们发掘出了蝗虫的食用价值和药用价值,竭尽全力的对抗蝗虫,但是依然无法解决。

    别说古代了,到现代,科技如此发达的时代,也依然没有什么好办法根除蝗虫,因为他们的繁殖能力太强了。

    不过虽然无法根除蝗虫,但是通过种种手段治理蝗虫,从而减少蝗灾发生的频率和次数这种事情还是能办到的。

    只是一直以来都没有人总结出一份可靠的治蝗攻略,没有人将这些方法教会百姓,一旦蝗灾发生,百姓们只能眼睁睁地看着蝗虫肆虐。

    有人天真的以为吃蝗虫可以根除蝗虫灾害还能让灾民吃饱,从而解决蝗虫的问题,这么简单的事情要是可以成立的话唐太宗以后就不该有蝗灾了。

    蝗虫啃食庄稼和各种作物的速度太快了,一地仅仅停留一两天就能吃掉所有的可以吃的植物,然后立刻腾空而起转战下一个地区,一两天的时间够人们捕杀多少蝗虫呢?

    粮食被吃光之后捕杀的蝗虫够那么多农民吃几天?能吃到下一茬作物长成吗?

    蝗虫高蛋白不假,营养丰富也不假,但是热量低,消化快,根本不够灾民们吃几天的,就没有了,接下来灾民们面对满地狼藉又能怎么办呢?

    所以若要对付蝗灾,花钱购买蝗虫和发动民众吃蝗虫都属于马后炮的行为,实际上并不属于防治,只是挽救而已,而且挽救的还十分有限,若要治蝗,需要从根源入手。

    古人也不是傻子,虽然受到天人感应思想的钳制,但是也并非全部都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