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千二百二十 大秦的养料(下)

    一千二百二十 大秦的养料(下) (第2/3页)

讨倭国的胜利,必将留名青史。”

    “臣遵旨!”

    大秦掌握权力的高官们纷纷开始行动起来。

    一道道命令从乾清宫发出,然后迅速的安排人手,按照皇帝的意志发向远方。

    中央政府组织的人口甄别队也准备完毕可以出发,他们将先行前往九州,从九州岛开始对日本的人口进行甄选安排,贯彻此次会议的思想,让倭国的千万人口为大秦的大建设添砖加瓦。

    大秦需要很多很多的人,真的需要很多很多的人。

    不说最基础的劳动力了,懂手艺的人也很需要,工部需要,萧如薰的内廷也需要。

    把他们带回来,可以极大的缓解这方面的缺口。

    和欧洲还有东南亚国家的贸易中,需要大量的手工艺制品和一些铁制品,欧洲各国有钱人的订单一下就是几十万,只靠民间的一些技术人员根本不够用,完全达不到生产预期。

    萧如薰对此的对策就是在南京设立内廷管事部门,派出经验丰富的管事官员和外交官员负责对外贸易的事情,建立起官办作坊。

    这也就是萧如薰计划中国企的雏形,以中央政府的组织力和一定的待遇吸引富余劳动力加入国企之中,予以组织,提高生产效率和生产量,主要承担对外贸易的生产。

    生产效率和生产量顿时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在多劳多得的指导思想之下,订单数量是逐渐可以赶上了,但是人手缺乏的事情一直没得到缓解。

    毕竟刚刚打土豪分田地了,各家的富余劳动力也不是那么多。

    而且萧如薰规定的官办作坊的待遇相对于一些私人作坊来说比较好,负担也不小,所以俘虏国外的技术人员来充实,不用给工钱,管饭就可以,可以削减一笔开支,增大利润。

    官方作坊也不止于此,全国各地的金属矿场都属于官办甚至是皇家企业。

    那里的管事人员都是皇帝萧如薰亲自指派内廷太监,和那些对外贸易的官办作坊还不一样,那些收入直接充入国库,矿场的收益全部进入萧如薰的内帑。

    与此同时,萧如薰还指示对一些盐场和酒厂进行收购,使之成为国企,扩大自己手中的经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